第 41 章 ☆、歸順
姜國送出的求和信,南陳遲遲沒有回應,拖到開春時節,再拖下去士氣都要被拖滅了,無奈之下,我終于寄給王牧之一封信:
“數年前,君許奴三願,奴尚留兩願未許,今日鬥膽,請君全奴一願,願君拒絕姜國求和,請君成全。奴叩謝。”
寄出時妫冴笑道,王牧之等的就是你這一封信。
我苦笑,王相國是不我們手上留有把柄。
果不其然,書信甫一送到,南陳便來了旨意,明言拒和。
旨意一下達,全軍沸騰。性急的陸副将第一時間将戰書送去姜國軍中。
烽煙再起,戰勢一發而不可收。此番,三國皆是全力迎戰,戰火從陳姜邊界處,一路燒到姜國內陸,那漫長的五個月裏,平均每九天打一場仗,每個人呼吸都是帶着血腥味
同戰火一起在姜國紛飛蔓延的,還有一首不知從何處傳開的童謠,童謠中唱道:“山菊開花八月三,月兒比人圓。烽火連天年複年,爺孫白頭不相見,沙場幾時還。新桂花開老樟斷,風水輪流轉。花下少年堂前燕,卻是舊人還。”
不久之後的一場戰役,姜國方面的主将是三朝元老,泰山級別的老将軍,陳國方面是桂将軍為主将,雙方會戰之時,桂将軍少見地将頭盔摘下,以示姜國老将軍的尊重,據不少在場的士兵說,老将軍方才神色還十分踞傲,一見着桂将軍的臉,頓時“面如金紙,跟見着鬼一樣”,還脫口而出“妫冴”這一名字,而桂将軍卻是神色入常,行禮後便重新戴上頭盔。之後戰役開始,老将軍明顯還不在狀态,幾番失神,戰術失誤,最後這位叱吒風雲的老将軍竟突然撤兵,戰役莫名其妙地就迅速結束了。
但這一天之後,三軍之中,一個個關于桂将軍的謠言漸漸傳開,謠言圍繞着姜國老将軍所說的那個名字,因為天下人皆知,妫姓乃姜國舊國姓,而自數年前姜國廢帝前往封地途中墜崖身亡,妫姓一脈便只剩下扶聞國太後一人,而姜國三朝元老一見桂将軍,脫口便出妫冴二字,再結合最近盛傳的童謠細細一想,更是疑點重重,什麽“新桂花開老樟斷”,桂、妫音相近,而那“樟”則與姜國如今的國君姓氏同音,這不是暗指妫氏盛而章氏衰嗎?而那句“花下少年堂前燕,卻是舊人還”,更是意有所指。這樣一聯系,人人揣測,那扶聞桂将軍,莫非是妫氏遺孤,來從章氏手中取回妫家天下?
對這個謠言,桂将軍未作出任何回應,但在姜國軍中,卻悄然掀起了一股風浪。姜國軍中不知是何人傳出了一張從前祁越帝時期的皇榜,榜上通緝了當時的一位妫氏皇子,而據有些聲稱見過扶聞桂将軍的人傳言,桂将軍的容貌,與皇榜上一般無二。
謠傳愈來愈甚,後來姜國朝中下令清肅軍中造謠傳謠之人,風頭被壓了下去,但是還是有不少人在交戰之時頻頻窺視扶聞主将。
夏末之後,戰争情況出了變故。變故首先出現在一場不到兩萬人的小戰役上,這種小戰役幾乎天天都有,雙方都熟練地擺開陣勢,正待一觸即發,忽然間,姜國軍中一片躁動,片刻後,也不知是從哪裏帶的頭,姜國的士兵們一個接一個的扔下了兵器。更讓人震驚的是,姜國的将領見士兵如此,非但不怒,反而一陣沉默。沉默之後,那位将領突然大聲向對面的扶聞将領喊道:“扶聞桂将軍可在?”
扶聞将領一愣,讓人請了後方觀戰的桂将軍。桂将軍策馬前來,與那位姜國将領會面,那位将領道:“在下副将程飛,見過桂将軍。”
桂将軍道:“程副将有禮。副将喚桂某來所為何事?”
程飛抱拳一禮,道:“在下鬥膽,想問将軍一句話。”
“副将請講。”
程飛盯着桂将軍頭盔,道:“敢問将軍,可是妫氏遺脈?”
桂将軍道:“副将緣何這樣問?”
“軍中盛傳将軍乃是妫氏後人,若真是如此,那你我如此自相殘殺,豈非可笑?”
“副将所言差矣。”
“差在何處?”
桂将軍道:“副将身後,是姜國如今的帝王;而在下,”桂将軍回身看他,“在下的身後,是死在那位帝王刀下的妫氏一族,在下視那位帝王為仇敵,副将與在下立場不同,故而,副将不必顧念在下,盡可出兵。”
程飛激動道:“将軍果然是妫氏後人?”
桂将軍微微揚頭:“在下妫氏傳人,妫冴!”
程飛虎目圓瞪,而後果斷地翻身下馬,跪道:“程飛冒犯尊上,請尊上降罪!”
妫冴道:“程副将無需多禮,妫某如今既非帝王,也非親王,廢帝妫冴、順昌王妫冴都已葬身崖底,為塵為土,現在在副将面前的,只是一介凡夫罷了。”
程飛起身,望着妫冴,道:“尊上即便是凡夫,身上也依舊流着姜國王族血脈,程飛鬥膽,敢問尊上,何以将兵刃指向您的子民?”
妫冴道:“正是因為妫某是姜國王族血脈,所以才容忍不得祖先筚路藍縷打下來的江山為他人所糟踐,也容忍不了姜國的子民遭受他人魚肉,妫某的兵刃并非指向姜國百姓,妫某的兵刃由始至終都只指向糟踐姜國百姓的那位帝王。”
“可您帶領的軍隊,卻在姜國的土地上,手刃姜國的百姓!”
妫冴聞言,策馬繞過他,走到姜軍面前,掃過那一雙雙黑黢黢的眼睛,看着他們,揚聲道:“我妫冴,生而為姜國人,死而為姜國魂!妫冴無能,白白将江山拱手他人,此乃我妫氏一門不幸,妫冴愧對列祖列宗;然章氏登基,苛政重稅,未一年而建行宮三所,登基兩年,征戰二十餘月,其窮兵黩武,勞我百姓,傷我百姓,苦我百姓,此乃我姜國百姓不幸,妫冴愧對國民百姓。我妫氏一族不足惜,妫冴卻容不得章氏肆意魚肉我姜國百姓!妫冴無能,只有借助陳國以及扶聞的力量,才得以與章氏抗衡,待除去章氏,護得姜國百年基業穩固如前,妫冴必刎頸以謝天下!”
妫冴之言,擲地有聲,戰場上一片寂靜,三國的兵士皆擡頭,看着馬背上獨立于蒼涼天空下的他。
一聲長鳴劃破天際,蒼鷹吟嘯着隐入層雲。程飛雙膝點地,道:“程飛願跟随尊上,伐章氏,複妫氏!”
姜國的軍隊一同跪下,聲勢如雷:“吾等願跟随尊上,伐章氏,複妫氏!”
妫冴掃過軍隊,道:“若你等跟随妫某,那你等便将背上叛賊之名,你等可還願意?”
程飛堅定道:“為我大姜百年千秋,我等甘願追随尊上!”
“我等願意!”
妫冴翻身下馬,雙手扶起程飛,後退一步,向他端端正正地行了一個大禮,道:“有将士如爾等者,乃我大姜之大幸也!程副将,諸位勇士,請受妫冴一拜!”
程飛激動得面孔通紅,虎目含着熱淚,拱手受了妫冴的大禮,道:“我等必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接下來的戰役中,在程飛的輔助下,妫冴又收進了幾支軍隊,再之後,戰役不知何時悄然改了形勢,妫冴所到之處,姜軍幾乎都一一歸順,後期的戰争,幾乎不見血腥,而妫冴軍隊所到之處,竟收到來自姜國百姓的補給,當吃到百姓親手盛的米飯之時,我看見妫冴的眼圈悄然變紅了。
妫冴一路收兵,不損一兵一将的方式震驚了三軍。
南陳扶聞幾位副将一路瞠目結舌地看着姜國軍隊一支支歸順,妫冴将他們請到帳中,一番告罪,道出真實身份,說:“妫某欺瞞了諸位,也利用諸位幫妫某打下這半壁江山,妫某愧對列位信任,妫某在此向列位謝罪,列位若是不齒與妫某同事,妫某自将帶兵離開,若是今後大小戰役,有需要妫某幫忙的,只需狼煙知會一聲,妫某自當盡力。”
扶聞趙副将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我只聽兵符之令,兵符在誰的手上,我便跟随誰。”
而南陳副将面面相觑,性情耿直的鄧副将一巴掌拍在羊皮地圖上,将桌子拍得震天響,粗聲粗氣道:“老鄧不懂姜國什麽朝政,可老鄧瞧不起那愛暗地裏使陰招的姓章的,老鄧也只知道桂将軍是條漢子,老鄧敬重他,不管他是哪國人,姓什麽,老鄧都敬重他,只要他願意,老鄧還想跟他一塊兒打仗!”
同樣烈性子的柳、陸二位副将跟着道:“老鄧說得對,只要桂……妫将軍不嫌棄,我們就還一塊兒打仗!反正咱打的都是那個姓章的,老黃,你說呢!”
黃副将摸摸胡須,道:“上面的軍令是讓我們和扶聞軍合作,妫将軍仍是扶聞軍主将,便仍是友軍,有什麽理由不接納友軍呢?”
鄧、柳、陸一個振奮,附和:“對,妫将軍是友軍!咱沒事兒和友軍作對做什麽?”
妫冴感激道:“五位義薄雲天,都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能與五位好漢一同共事,妫冴求之不得!”
五位副将開懷大笑。
數日後,扶聞與南陳均下達政令,內容出奇地一致:妫氏複辟,天意民心之所向,道德倫理之必然,我等友邦,當竭力護助。副将趙卿/将軍劉卿、副将黃卿等,盡卿之能,輔助妫氏。欽哉。
自此,陳姜之戰轉而為北姜內戰,南陳、扶聞退而助陣妫軍。
時年,姜歷一百五十一年,秋未央,而冬将至。
作者有話要說: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完結在望完結在望,渣作者心情很是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