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三國
經上次一役,南陳損兵八萬,扶聞折将二萬。南陳随即從中央調兵十萬以補充,然而扶聞卻久久未有動靜。數日之後,傳來八百裏加急文書,書中告知,扶聞國君驟然駕崩,國中亂成一團,因國君生前未立儲君,朝中議論紛紛,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國後所生的年幼嫡子,但因嫡子尚在襁褓,人言無法掌管朝政,于是乎另外一派支持寵妃所生皇長子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朝政一片混亂,要求扶聞軍士回國守國喪,暫不參與姜陳兩國之争。
收到文書後軍中大亂,驚恐于國君崩逝,國運未蔔。妫冴立即召集軍隊,在一衆惶惶然的将士面前揮斥怒喝:“爾等七尺男兒,做什麽兒女懦夫的模樣!國君生死由天定,上天也自然會選出下一任國君,輪不着爾等憂心惶恐!爾等軍人,天職是保家衛國,為國家熱血封疆,國家前途未蔔,陳姜二國之争關乎扶聞百年後世,爾等絕不能有半點退縮!想想你們在國內的妻兒老小,想想你的子孫後代!你站在這兒,就是為了給他們打出一片和平的未來,打出一片國泰民安的土地!将士們!站穩腳跟,握緊武器,打出一場勝仗給他們看吧!!”
熱血沸騰的男兒們應道:“是!!!桂副将!!”
随後妫冴修書一封,八百裏加急送回扶聞,秘密傳到國後手上。
半月後,扶聞八萬援兵抵達,送來前朝旨意:國君驟崩,朝綱混亂,後有民間方士容氏、鐵氏以及宦氏帶兵突入朝堂,輔佐國後擁立嫡長子為帝,國後自立太後,主持國政。太後明言陳姜之戰關乎國運,不得袖手,派兵八萬援戰,封桂副将為主将,晉将軍位,統領九萬扶聞軍,助戰南陳。
此書一出,軍心大定,桂将軍在軍中的聲望也水漲船高,不只扶聞軍,連一向氣盛的陳軍見到桂将軍也分外恭謹。只除卻扶聞趙副将,這位老副将每每見到桂将軍,特別是見到桂将軍與手下的許副将在一塊兒的時候,臉上總有些不自在的神色。
四月份的時候,戰争已經整整持續了半年,南陳的軍隊已推進北姜的腹地,南陳軍中突然發生變故,兩大主将之一被敵方策反,酣戰之時突然倒戈相向,我軍被叛軍與敵軍兩面夾擊,盡管最後逃出生天,然損失慘重,除卻叛敵的七萬人,南陳損五萬,僅剩九萬兵馬,扶聞損三萬,僅剩五萬兵馬。
南陳加急上書朝廷,請求增援,朝廷公文卻遲遲不批。消息說是奸佞當道,供上十數名美女,狐媚勾得陳國國君已半月不理朝政,将一幹政事推給奸佞,請援的文書九成是被奸佞扣住,恐怕再送不到國君手上了。
這要緊的關頭,偏偏敵方咬緊不放,二十萬大軍不停歇地攻過來,我方屢屢慘敗,戰線一退再退,短短三個月時間就退回陳國疆界,若不是扶聞不間斷的近十萬兵力的補充,怕是早已支撐不住。
積郁成疾的陳國老主将,扛不住秋老虎來襲,八月末的時候撒手去了,臨走時不知是不是糊塗了,一味地抓着妫冴的手,不甘道:“打……打回姜國去!為我陳國……陳國……陳國怕是,要亡了啊!”老将軍含淚瞑目。
老将軍離世的消息在軍中炸開了一片動蕩,南陳軍隊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恰逢敵軍進犯,南陳潰不成軍,毫無招架之力,一戰過後,傷亡甚慘重,許多老兵跪在地上痛哭。朝中遲遲不來文書,為老将軍請封的折子以及請援的折子遞上去皆是石沉大海,日複一日無望的等待讓南陳軍心散亂,眼見着士氣愈來愈低落,妫冴終于站出來,當着陳國周、陸、黃三個副将面前摔下一封戰帖,道:“我不知道諸位還要傷懷多久,也不知道陳國是否走到末路,我只知道,若是任諸位再傷懷下去,這一場戰必輸無疑!到時候陳國才是實打實地要亡了!扶聞不過是為了輔佐陳國才出兵賣命的,若是陳國已無意輸贏,那請盡早告知在下,在下好立刻領兵回國!姜國的戰帖已下,三日後清河灣會戰,是戰是降,請諸位大人早些告知在下!”說完拂袖出帳,留三位副将面面相觑。
我擔憂他說得會不會太過了,畢竟我們是外人,他拖起我的手說不會,那些人都是經歷過生死的,現在需要的是當頭棒喝,說得輕了反倒沒作用。
我點頭,餘光瞥到一旁經過的趙副将,擡手打了個招呼,趙副将應了聲,目光在我與妫冴緊扣的手掌間停了片刻,面色尴尬地疾步走開。
我有些臉紅,道,趙副将這誤會越來越大發了。
妫冴笑道,他倒不完全是誤會。
如妫冴所說,南陳的副将們被當頭棒喝之後,閉門不出,三日後再見,一個個面容邋遢,渾似做了幾年難民似的,只是那目光卻終于不是如活死人一般的混沌,都是一雙雙拉滿血絲但亮得驚人的眼睛。清河灣的這場戰,打的苦,敵方人數壓倒性的優勢,但是打的有氣勢,比之之前老将軍在時打得還有氣勢。還一點不尋常的是,陳國的三名副将,見天地往扶聞帥營裏跑,整場戰役的戰術幾乎都是在妫冴書桌上制定的。
這一役還是輸了,姜國軍打進陳國國境,形式大反轉。戰後幾個将領大醉了一場,陳國副将醉得站都站不起來,周副将拉着妫冴的手臂,痛哭流涕,嚎道:“我等懦夫,守不住國門,可今後,姜國宵小膽敢往我陳國再邁一步,我等必碎其屍斷其骨!”
南陳的副将敢說敢當,下次再戰,形式更劣與從前,但周副将領着五千死士,沖在前線,以肉體凡胎擋住槍林劍雨,愣是咬住姜國軍隊,自始至終沒有後退一步。姜國讓他們瘋狂的打法吓到,暫且撤兵。周副将被擡回來時,半邊身子都不全了,手腳都斷了一截,肚子被開了碗大的洞,我猛地一見着,眼淚就掉下來了。周副将咽氣前,抓着自家兵士的手,說:“你們記着,便是成了這樣,也不能讓姜國再打進來一步!”
周副将去了,軍中爆發出一聲怒吼,旋即,又一聲怒吼,片刻後,吼聲一片,分不清是南陳軍中還是扶聞軍,男兒們的血氣都是一樣的熾熱。
這個關頭,南陳朝中又出了大事。陳帝荒廢朝政,縱情淫樂,奸佞敗壞朝綱,終于有人按捺不住,暗殺了奸佞,一紙退位诏書送到陳帝面前,以相國王牧之為首的大臣組成聯盟,帶兵逼宮。陳帝退位後,軟禁在行宮,陳帝無子,王相欲自立為君,遭衆臣反對,最終擁立陳帝愚智的堂弟為新帝,王相把持朝政。王相攝政後發的第一封诏令,便是任命朝中大元孫上卿為将軍,增派鄧、柳兩名副将,持虎符調遣十五萬兵馬,立刻奔赴前線。
這十五萬兵力的到來令人大喜過望,而後連續兩次勝仗打下來,軍中更是士氣激昂。只是新派來的孫将軍不太受陳國四位副将的青眼,原因是這位孫将軍乃是文官出身,平時總是端着官威架子,臨戰時也無甚經驗,是以這群武夫比起孫将軍那焚香調琴的大帳,倒更願意往扶聞的帥營裏紮堆。
接下來戰局變得很是喜人,前線連連告捷,終于在十一月底,戰争僵持整一年的時候,将戰線重新推回了姜國邊境。
這個時候,姜國那邊突然來了一封書信,直送到陳國朝堂之上,那封信用燙金的大字寫道:請和。
南陳朝中還沒有消息,然而這封信的存在着實在前線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動。有不屑主戰的一派,也有斟酌和解的一派。
其他人也就罷了,我發現消息傳來的一瞬,在妫冴臉上看到了一絲猶豫。
當日軍中幾個将領就此展開了讨論,最終發現主戰主和皆有人在,且勢力相當,辯駁最後進行到激烈處,陸副将、柳副将、鄧副将這三個性情烈的漢子在會議桌上大打出手,吓得孫将軍躲進桌底不住地驚叫。
最後幾個将領請妫冴來做定奪,妫冴垂眸片刻,說道:“別争了,是戰是和,都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妫冴在幾個副将不解的目光下離開大帳,黃副将走近來問我道:“桂将軍看起來不對勁啊,怎麽了?”
我搖搖頭,想了一想,跟了上去。
妫冴一直走到軍營背後的山丘上,站在那裏看火紅的天邊,我走過去,問道:“你很在意那一封請和信嗎?”
妫冴看着遠方,沒有回答我,我沉默片刻,伸手握住他的手指,他回握住我。許久,他才開口,道:“許長生,若我不再複國了,你會怎麽想?”
我一愣,頓了頓,道:“重點不是我怎麽想,而是你怎麽想。”
妫冴眼中出現一絲迷惘:“你說,我複國這一件事,是好事,還是壞事?”
“要看是對誰來說了。”
“那麽,對于百姓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擡頭看他,他轉過頭來看着我的眼睛。我想了想,道:“我覺得,是好事。”
“可是你看,我這段時間做的事情,戰火不熄,傷亡不止,民不聊生,這僅僅只是為了報我的家仇,僅僅只是因為我一個人的仇恨,你覺得,這是好事嗎?”
我搖搖頭,道:“若只是為你個人的仇恨,這不值。但你要知道,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家仇,這是國仇,是不能同日而語的。”
“可是這只是因為我自認為姜國是我妫氏家族的所有物,但其實呢?這個國家的土地是百姓在耕種着,經濟是百姓在繁榮着,這個國家因百姓而生長着,而我,甚至是妫氏,又算得了什麽呢?我為這個國家做了什麽,憑着什麽去擁有她呢?憑什麽讓她因我而受難呢?”
“陛下,”我看着他,握着他的手掌,将它展開,我撫摸着那掌心的紋脈,道:“陛下,你擁有這個國家,這是這個國家的人民賦予你與生俱來的權利。百姓需要一個帝王,需要一個主心骨,需要一個旨意代表天意去承認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安心地在這片天賜的土地上修養生息。你也看見了,一個軍隊沒有主将時的混亂,主将代表的是一種力量,能鎮得住這個軍隊裏的人心,小小軍隊如此,那更別說一個國家了。百姓的心是散的,但帝王能讓百姓的心聚在一起,以帝王為中心,這些聚集起來的心組成了國家。這是上古時便傳承下來的儀式,早已融入百姓的血脈,同這個國家一道生長。其實你複國或是不複國,對于百姓來說都沒所謂,你若複國,那麽百姓苦這一時,往後,我相信你會成為一個好帝王;你若不複國,那麽今日停戰,日後,待姜國再強盛,定會再起戰火,章合是沒有人性的,不會在乎百姓生死,那麽到時候,百姓還是會受苦。區別只是,那一種苦更難熬些,還有熬過那一陣苦之後,他們會覺得值還是不值。你與章合,我更相信你會去在意百姓,所以,我認為,你比章合,更适合做這些百姓的帝王。”
他看着我的眼睛,我不躲閃地與他對視,他伸手将我納入懷裏,低聲說道:“我會成為一個好帝王的。”
天邊紅霞漸漸地落下,我與他的心跳彙在一起,時間走得很慢。
“咳咳!”一聲咳嗽。
我連忙推開他,轉頭看到趙副将眼睛瞧着別處,不自然地說道:“那個,孫将軍說有事找桂将軍,你們,額,先回去吧!”
說完趙副将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我還來不及害臊,便莫名地被逗樂了:“我快想不起來趙副将正眼看我的樣子了。”
妫冴低聲笑,拉住我的手,往軍營裏走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渣作者有時候同一章會再發一次,是為了矯正錯字來着,時不時小修一下,待到完結,估計會從頭再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