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染了一室旖旎
第九十七章:染了一室旖旎
趙遠舟肌膚淨白,挨了耳光的面龐迅速紅腫起來,他迎上她惱怒眼神的眸卻寂靜得可怕,薄唇緩緩現出抹笑,問她:“公主這是怎麽了?”
仿佛在說,好端端地怎麽打人呢?
“你派人到周致和府上找本宮是何意?”
“本宮是屈從了你不錯,可也輪不到你将你我二人關系挑明到江雲岫面前——”
笠陽頭上金簪猛烈晃動在燭光下,連帶着氣息都透着愠怒。
趙遠舟不慌不忙摸了摸面頰,輕笑:“看來公主還是十分在意江兆尹。”
笠陽蛾眉緊蹙:“這輪不到你管,你只管你該管好的事——”
“難道公主還以為,江雲岫就那麽點本事,看不出你與臣的關系?”
趙遠舟哼笑:“究竟是公主太過輕視他,還是臣太過看重他?”
即便是他半邊臉腫脹,卻仍舊神清骨秀,宛若風塵外物般神姿高徹,倘若得這樣的男子鐘愛,此生應當無憾才是,可惜笠陽卻下定決心獨看重江雲岫一人。
毫無意外,趙遠舟的話令笠陽眼眸驚愕,她的确想不到江雲岫會這麽快發現她與趙遠舟的私情。
這對她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侮辱。
“公主執着于他倒也無妨,只是你既屈從了臣,合該将你我的關系看開些。”
趙遠舟噙眸:“他既能背叛公主,公主何必還為他守着那些倫理道德不放?”
“不守着倫理道德,難道夜夜與你縱情纏綿?”
笠陽冷哼,他心裏打的什麽主意,她會瞧不出來?
“公主又錯了。”
趙遠舟搖頭:“臣的本意是,你我各取所需。”
“如何?”
“什麽意思?”
笠陽眼神微滞,嗔怒看他。
趙遠舟不緊不慢道:“公主想與他百年好合,臣願意成人之美,可這也得看公主有多少誠意。”
“你會有這般好意?”
笠陽打心底裏不信。
趙遠舟呷下一口茶水:“臣對公主的心意日月可鑒,公主若真執着至此,臣也定當盡心全了公主這份美意,唯有讓公主看透他,或許才有臣的苦盡甘來也未可知。”
如今沈樂窈被關押在牢獄中,正是斬斷江雲岫與她情意的大好時機,單是今夜她的這番陰陽言論尚且不夠,若真能如趙遠舟說的那般,對此時的笠陽來說倒真是個好機會。
“你當真肯盡心幫我?”
盡管上次趙遠舟兌現諾言,笠陽對他仍有猶疑。
“臣說了,臣對公主的心意日月可鑒。”
趙遠舟一襲錦袍在燭光映照下熠熠生輝,眸色帶笑卻仍舊掩藏不住他峻秀容顏間透露出的淡漠疏離。
笠陽咬唇,命銀蝶上前脫了鞋履,卸掉頭上珠翠,一頭青絲垂挂于肩頭上。
銀蝶滅了盞燈,獨留下一盞昏暗的琉璃燈給他們,兀自退了出去。
笠陽跪坐到趙遠舟跟前,雙手纏繞上他脖頸。
她衣襟處的盤錦扣已經解開,顯露在趙遠舟眼前,裏面風光可透過領口窺見。
清幽香氣飄蕩在鼻息間,趙遠舟喉結滾動,大掌覆上她纖薄後背,将她深深覆入懷中。
她能主動至此,趙遠舟已然滿意。
窗外寒風陡峭,搖晃的樹枝倒映在窗柩上,連同倆人纏綿的身姿一同纏繞着。
喘息聲在倆人的交頸間傾瀉而出,染了一室旖旎。
沐瑤躲在木樁後邊,眸光緊緊盯着纏繞在窗柩上的兩道身影,劇烈搖曳的身姿讓她心底鋪滿妒忌,盡管甬道上吹來陣陣冷風,她也未覺身上寒冷。
這回趙遠舟沒有第一次那般粗蠻,但笠陽身上仍不可避免落下些交歡後的痕跡。
等屋子裏安靜下來,沐瑤如同上次那般進屋給趙遠舟放熱水沖洗身子,卻在要替他按揉身子時被他緊捏住柔夷,沐瑤咬唇,輕輕顫顫道:“大公子,奴婢...”
話還未說完,被趙遠舟眸色深深淺淺掃過來,薄唇輕啓出幾個字:“滾出去。”
他知道沐瑤心裏打的什麽算盤,不然也不會大冷天的穿着這麽一身輕薄得将身段勾惑得若隐若現的衣裙來到他跟前,伺候他沐浴。
“公子...”
沐瑤驀地愕住,完全想不到趙遠舟會突然換了副面孔,同上次粗蠻強要她的樣子大相徑庭。
沐瑤淚珠蕩在眼角,滿臉無措出了淨室。
她這才明白,趙遠舟那夜對自已不過是在得到笠陽後在心底對她的一種征服欲。
眼見着沈樂窈在獄中待了有半個多月,周致和這才查明府衙半個多月前确有衙役失蹤,有人冒充混入衙內,才能在神不知鬼不覺中殺死趙北柯。
可光查到這個尚不能洗清沈樂窈的罪名,她狀告趙北柯一事得有個說法。
恰巧此時,明褚玉和明玥曦領着百姓們尋到府衙前,将她們這些日子悄悄尋晉中百姓狀告趙北柯的罪狀呈到周致和面前。
這些百姓,都是曾經受趙北柯欺辱過的。
那日見到沈樂窈将趙北柯狀告到公堂上他們尚不敢出聲,只因知道趙北柯身後有趙家撐腰,他們扳不倒這棵大樹。
盡管明褚玉和明玥曦幾番勸慰,也無人敢站出來。
可在見到沈樂窈因此事被關押在獄中這麽久,倘若此次告不贏趙家,日後他們再難有這樣狀告的機會。
好在明褚玉和明玥曦未放棄勸告,總算說動這些受欺辱的百姓,讓他們将趙北柯的罪行都一五一十說出來。
白紙黑字寫在訴狀上,又有這麽多百姓站出來作證,由不得趙家人不認——
如此一來,沈樂窈狀告趙北柯一案才又能拿到公堂上提審。
偏偏在開堂提審的這日,外頭有一小衙役跌跌撞撞跑到公堂上,說京中來貴人了——
周致和臉色一慌,顧不得再審問跪在案下的沈樂窈,提起官袍趕忙跑到府衙外迎接京中貴人。
彼時,李景淮的車辇恰好來到府衙前,他撩起蟒袍,滿身威儀從車辇上下來,站在周致和跟前。
“臣晉中刺史周致和,見過二殿下——”
周致和滿臉驚詫,立刻下跪行禮。
前來狀告的百姓也趕忙跪下,無一人敢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