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醫術考核
江芙蕖沒有問吳緒去了哪裏,更沒質問他緣何不說一聲就離開,只是看着吳緒站在那裏,江芙蕖忽然有些愣怔。因為就在看到吳緒的那一刻,有一些破碎的畫面傳入她的腦中。
“阿緒,你來了。”
“你可知道,這清雅閣中什麽菜最好吃?”
“我不用你們管,我要回去京裏,我要見母親和哥哥。”
穿着紅裙的小姑娘,蒙着面紗的少女,明眸皓齒的藍衣少年,清雅閣,為何這個地方,似曾相識?
“走吧。”吳緒的聲音讓江芙蕖回過神來,她才發現,自己竟是站在那兒呆呆地看着吳緒,也不知道看了多久。
好在吳緒的面上神情并無什麽變化,沒得省了她的尴尬。吳緒也無意告訴她自己去了哪裏,兩個人并肩走出清雅閣,一路往客棧去。
因着那片刻閃入腦中的畫面和聲音,江芙蕖的心緒有些煩亂。那個小姑娘和少女正是她夢中見過的江芙蕖,可是那個少年是誰,為何她看不清楚他的面容,到底是誰在喚阿緒,那個聲音是誰?喚的阿緒,可是吳緒?
第二日用過午膳,江芙蕖正在房內做手指操練習手指的靈活度,忽然聽得房外有人道,“這兒可是尋因居士的住處,我是唐員外的人。”
這人聲音沉厚中帶着沙啞,明顯是個年老之人,江芙蕖忙停了手中動作,略收拾一番,便起身去開門。果然見着一個五十上下的幹瘦老頭站在房門外,身旁跟着一個不起眼的少年。
見到江芙蕖,幹瘦老頭面上異色一閃而過,卻是沒有多言,只笑着亮了亮手中邀請帖,正是江芙蕖寄放在藥店的那張:“我們的規矩,想必尋因居士已經知道了,雖是煩擾,但實在是上門之人太多,卻沒有一個真正中用的,我們公子便不得不多立了些規矩,失禮之處,還望居士海涵。”
“無事,該當如此。”江芙蕖請了二人進屋,心中想着這醫術考核到底是怎麽個考核法,看這老頭什麽都沒帶,應該不需要動手,莫不是單純的文論?
幹瘦老頭帶了少年進來,眼睛并不多瞧,只簡單做了個自我介紹,“鄙姓劉,居士喚我老劉便是,這是我的孫兒青芽,居士只管喚他本名。”
“嗯,老劉師傅,青芽小友,請喝茶。”江芙蕖将壺中的花茶倒了兩杯出來,放到兩人的身前。
老劉只瞄了那花茶一眼,不應聲,也不去動手,倒是那青芽,是個十分不拘禮的少年,當先便抱了那茶杯,笑着道:“居士這是什麽茶,好香啊。”
“放了些花泥潤着,是以有香氣,并不是什麽稀罕東西。”江芙蕖輕笑,在兩人對面坐下,目光轉向老劉,“不知這考核,是怎麽個考核法?”
“居士見禮,只問答爾。”老劉朝江芙蕖行了個敬禮,這才開口。
果真是一問一答,江芙蕖應道,“喏。”
“居士如何觀人?”
“自然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人有陰陽,男陽女陰、氣陽味陰、天陽地陰,有名無形,千變萬幻不可捉摸。人依托于自然,二者依存,是以人有五運六氣之說。觀人者,先察氣候,風、熱、火、濕、燥、寒是為三陰三陽,再定其運,大運推演主運、客運,主為常,客有異,”
“喏,如何觀病?”
“病者,從藏象經絡入。藏居于內,心、肝、脾、肺、腎五髒,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俱形見于外,是以謂之藏象。五髒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實而不能滿。經絡者,行血氣,通陰陽,濡筋骨、利關節,是榮于身也,如環無端,必異。”
“喏,如何治病?”
“治病者,一望二聞三問四切。望其神、色、形、态。失神者死,得神者生,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形态見于高矮胖瘦,行走言語端坐舉手擡足。聞者,一音二氣,音有言語、呼吸、咳嗽、嘔吐等,氣有病氣、口臭痰涕、大小便。”
“人有六淫、七情,皆見于日常飲食起居,望聞之後只管問其居住地、日常飲食習慣、精神好壞、起病和轉變情況、寒熱、出汗情況、頭身感受、胸腹之狀、飲食口味等,病因幾可斷也。然為做出最後決斷,仍舊需要把脈确診。”
“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脈之盛衰,候氣之虛實、有餘不足。診脈者,追陰陽之變,章五中之情,定五度之事。緩和、協調、往來均勻,不急不緩,不闊不窄,不高不低,一息之間脈動四五為常。”
仔細聽完江芙蕖的話,老劉的神情便柔和了許多,就在江芙蕖以為她通過了考核時,卻聽老劉忽然道,“喏,居士所言甚是。吾常閱醫書,見扁鵲對蔡桓公說,其病在腠理,不能活。然後世又有華佗曰,若疾發于內,針藥不能及,可以麻沸散醉之而後刳剖縫合,亦能活。如此,蔡桓公當日之疾,是可醫抑或不可?”
江芙蕖不妨老劉會提到這個問題。
在中醫的發展史上,起着主導地位的,一直都是內科,也就是尋常的診斷湯藥針灸法,因着這種治療方法能治愈大多數的疾病,所以便很少有人去研究那些根本治不好的小部分疾病。但是,在歷史上,也有不少天賦異禀的神醫,敢于大膽設想和突破尋常的治療方法,最終對一些疑難雜症獲得極佳的療效。
其中的代表者,就是發明了麻沸散的華佗,用現代西學的話來說,他絕對是個外科天才,而在中醫史上,說他是中醫外科的創始人也不為過。
然而很可惜的是,中醫外科上的傳承不多,因為中醫中的生理學構造講究地是藏象順時,所以,明明知道人體很多器官有異,但中醫并不贊成對其動刀,反而希望能通過湯藥針灸之法促使其順時自愈。
當然,也并非所有的中醫學者都是傳統中醫的推崇者,除了華佗,也有許多醫者在治療過程中動用了外科技術,他們也以畜生比做人,在無數次的實驗中得出病理病論,最後給一些看似不可能在中醫上治愈的病給治好了,留下佳話。
這本書的世界,是從秦朝扶蘇那邊轉過來的,江芙蕖并不知道在這個階段,醫學傳承到了什麽程度,因為書中即便是擁有靈藥空間的江盈惠,也不敢給人治病,只專門用靈藥空間研究美容美顏。
老劉會提出這個問題,實在是出乎江芙蕖的意料,難道這時代的中醫已經發展到如此恢弘的狀态?那沒可能五代醫藥世家的同心堂都治不好一個風寒變異之人啊。
“腠理之疾,有可治不可治者,扁鵲所言只因他并不懂華佗的刳剖縫合之病理,華佗之言亦不能代表所有腠理之疾均可由此法治愈。觀聞問切如扁鵲,大膽心細如華佗,病便可愈十之八九,緣何争其餘一二呢?”病理這種事情,江芙蕖是不可能跟老劉講清楚的,她相信,真正懂醫能入外科門道的人,根本無需人去教,只一點就通。
老劉沉吟半晌,忽然起身朝江芙蕖行了個揖禮,恭恭敬敬道:“居士有大才,公子之腿疾愈可望矣,只等居士光臨萬柳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