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4 章 :講規矩的祝麗華
這番言論當真是厲害,蔡嬷嬷才說完,周邊就有一堆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
“是啊,三小姐實在是太歹毒了。”
“可不是嘛,她剛來府裏那會兒,還戴着刀呢,吓死我了,也就青鹽敢跟她。”
“青鹽昏迷不醒,三小姐居然還說她無大礙,我們平日裏但凡有個感冒咳嗽的,夫人也給我們銀子延請大夫的。”
小丫鬟你一句我一句地,聲音如蚊蠅般在祝麗華的耳邊嗡嗡作響。
祝麗華的眉間已經皺成了一個川字,手也緊緊地捏了起來。她長這麽大,何曾受過這麽多人的指指點點。
大伯說,做人要光明磊落,所以,她從來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并不屑做那碎念之舉,實在不痛快,打一場也便了事。
可是,這裏是将軍府,是大伯的府邸,大伯和大伯母都特意交代過她,說上京城中與銀城規矩十分不同,讓她收斂性子,能忍則忍,嬸嬸與叔叔這麽多年在上京城中打理将軍府,照顧祝家老小,十分不易。
她初時也是有忐忑的,就怕嬸嬸待她苛刻,可是嬸嬸對她只有好的,只除了一樣,不許她動刀拿槍。她心想着,在上京城中也不過待些許時日,忍忍也便過去了,就依了嬸嬸的意思。
這些日子,她在上京城中當真是與銀城并沒有什麽不同,直到嬸嬸指派了青鹽到她的身邊來伺候。
青鹽長地不錯,嘴巴又甜,懂地也多,她還當她是個好的,誰知道才過一日,她就摸到了她的房間,翻箱倒櫃不說,讓她抓着了居然還振振有詞,說是在收拾房間。
她只不過說了她一句,讓不要在內屋伺候,她當真就不再伺候她了,連端茶送水,都要她特別吩咐,才十分不情願地去做。
若這是這些,她倒也并不是很介意,畢竟,她自小就習慣了自己打理自己的事情。可偏這個青鹽,左一句規矩,又一句道理的,每日都要在她耳邊說教,不像是個丫鬟,倒像是她的教養嬷嬷,讓祝麗華煩不勝煩。
她并不是不懂規矩,大伯母也是上京城裏出來的大家閨秀,對她指點頗多,她知道青鹽這是逾矩了,可青鹽總是擡出郝夫人在她面前做大,她也沒有辦法。
左右忍忍,很快就過去了,祝麗華總是在心裏這麽安慰自己,直到這次與江芙蕖回府,被青鹽攔在了門口。
看到鳳王的舉動,祝麗華忽然就醒悟過來,她何曾是個忍耐的性子,這個青鹽,既是看地不順眼,用地不順心,趕走了也就是了,她既是郝夫人的人,難道将軍府還會沒有她的去處?兩人相看生厭,何必巴在她這兒?
于是,才有今日晨時她默許瓊心的一幕,瓊心下手是個有分寸的,疼是疼了些,但并不會傷及要害,她是知道的。
可蔡嬷嬷轉頭就找了過來,似乎并不想善了。
祝麗華十分不明白,她與青鹽兩個不搭,為何青鹽還想再回到她的身邊,她也跟郝夫人說過好多次了,風華苑中并不需要人伺候。
今日,蔡嬷嬷忽然指着青鹽說是她的貼身丫鬟,祝麗華忽然就醒轉過來。
她是知道貼身丫鬟的含義的,她是有貼身丫鬟的,在銀城,并沒有帶過來,因想着路途奔波,又不想大伯和大伯母知道太多她的小心思。
這個青鹽,她也配做她的貼身丫鬟,這個蔡嬷嬷當真當她是糊塗的?
“蔡嬷嬷,我敬重你在嬸嬸身邊得臉,才對你一再忍讓,好言相向。”祝麗華冷了臉,聲音如冰渣子一般滿是寒意,“蔡嬷嬷既然與我說規矩,說我要攪亂将軍府的家風,那好,我們就說說規矩!”
祝麗華走到蔡嬷嬷身邊,眼神銳利地看着蔡嬷嬷。
蔡嬷嬷從來不曾見過這樣的祝麗華,她的眼神就像利劍一般,鋒利逼人,讓人不敢直視,她移開目光,不敢與她對視,口中卻是不屑道,“三小姐請講。”
西北那個窮山丘裏養大的姑娘,能懂什麽規矩?呵呵,倒是讓她長長見識。
“青鹽她是嬸嬸自我回将軍府後指派到我身邊暫時伺候的,就這樣的丫頭,便是将軍府裏小姐的貼身丫鬟嗎?”祝麗華眼睛微微眯了眯。
她的話落,小丫頭們便停了私語,俱都看向蔡嬷嬷。
蔡嬷嬷心裏暗惱這祝麗華還當真是個懂些規矩的,嘴上卻是不肯認,“三小姐有所不知,青鹽先前一直在夫人身邊伺候,夫人特意指給了三小姐,這長者賜不可辭,三小姐難道不懂嗎?”
“長者賜,自是不敢辭的。”祝麗華冷笑一聲,“只我有父有母,自小被伯母養在身邊,這個貼身丫鬟卻是不敢随意按在一個不知來路的丫頭身上,若是蔡嬷嬷認了青鹽做我的貼身丫鬟,那我倒要去找嬸嬸問個清楚。”
蔡嬷嬷不妨祝麗華竟然如此嘴利,她口中一滞,一時說不出話來,只嗫喏着,“長者賜,不可辭!”
“再者,蔡嬷嬷說我冷待青鹽,這話當真是不知從何處說起,平日裏連端茶送水這種活計,我都不敢讓她沾手,還要聽她指點說教,只差喊她一聲主子了,這樣對待一個丫頭,也是冷待的話,不知可是要奉為上賓才算是正禮?”
祝麗華看着蔡嬷嬷連聲冷笑,話語如刀劍雨一般飛向蔡嬷嬷。
這一番話下去,蔡嬷嬷心裏已經是後悔連疊,因着祝麗華平日裏不愛說話,她還只當這是個嘴悶的,誰知道,人心裏門清,什麽都看得明明白白,只是懶怠說而已。
她看走了眼,青鹽看走了眼,連夫人都怕是看走了眼了!
小丫頭們自然有跟青鹽熟悉的,知道她的秉性,更有那平日裏看到祝麗華親去取水取飯的,這個時候便都集體噤了聲。
祝麗華站在蔡嬷嬷身邊,冷眼睥睨着她,等着她說出一番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