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蕭煜躲在暗處偷看音晚
洛陽境內山陵交錯, 最為出名的便是邙山。
帝王鹵簿鋪陳在山腳下,自是千乘萬騎,擁簇如雲。
昭德太子生前極愛這邙山, 是以自打蕭煜登基後, 每每來到洛陽, 總是必來邙山。
站于山巅,九重城闕在腳下,滾滾生煙塵,确能生出山河浩蕩、兵馬激湧的豪氣萬丈。
蕭煜向北眺望, 湛藍天空無垠, 杳杳延展, 與霧山相接。
梁思賢随侍在側,道:“聽說突厥王庭發生內亂,雲圖大可汗突染急症去世, 另三位監國聯合起來向耶勒發難,反被擒拿。耶勒已執掌王庭大權, 不日便要在狼山繼任大可汗之位。”
蕭煜說:“他不是個容易對付的人。”淡淡的一句, 雖是褒贊, 卻好似并沒有把他放在心上,目光流連于山巒環障之間,神情微邈,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已至深秋,天色漸涼,山頂寒風尤為徹骨, 望春給他披上披風,勸道:“陛下,時辰不早了, 還要去白馬寺禮佛,阖寺僧衆都在等着您呢。”
蕭煜點了點頭,轉身走上山道。
山路蜿蜒,極不好走,梁思賢是個文弱書生,好幾回腳底打滑,險些一頭栽倒,反倒是蕭煜,托曳着華麗冗長的玄衣纁裳,走得穩當踏實,到了山下臉不紅氣不喘。
龍辇邊站着一女子,身形高挑,妝容精致,見着蕭煜,羞答答地一笑,朝他斂衽鞠禮。
蕭煜沒料到會在這裏看見她,道“平身”,轉頭看向梁思賢。
梁思賢一時有些局促,勉強道:“舍妹梁照兒聽聞陛下駕幸洛陽,特來請安。”
梁照兒臉頰上敷染出恰到好處的兩團嫣紅,面含羞澀,純澈目光中浮蕩着癡癡戀慕,十五六歲的年紀,如沾着露珠新盛的花朵兒,格外惹人憐。
她将傾慕與嬌羞拿捏得十分得當,低了頭,輕聲道:“臣女自幼長在洛陽,對此地甚為熟悉,陛下若有興致游覽城中風光,臣女可作陪。”
蕭煜掠了她一眼,微微一笑:“是嗎?朕還以為洛陽的姑娘同長安的一樣,未出閣時謹守着禮規,不會輕易出來抛頭露面的。梁家果然開明,既能出思賢這樣的雅士,也能教養出梁姑娘這樣與衆不同的女子。”
他的聲音悠蕩在山谷,落珠裂玉一般,聽上去又像是誇贊之詞,梁照兒不禁心花怒放,眉眼愈加含情|欲訴,擡眸嬌滴滴看向蕭煜,還想再說些什麽,被梁思賢扯住衣袖生生拖到了身後。
“閉嘴吧。”年輕少卿漲紅了臉,只覺門楣受辱。
蕭煜含笑看看他們,想瞧了出笑話,也不管那一片癡念的小姑娘叫兄長吼得淚眼婆娑,兀自踩着茵踏上了龍辇,想着路上小憩片刻。
望春打趣:“陛下可真是夠狠心的,人家為面聖顏,費了心思打扮的。”
“是嗎?”蕭煜挑開車幔看出去,見梁照兒穿了身玉色六幅大擺束胸襦裙,大片折枝梅花自胸前開到袖底,素淨綢面,秾豔花瓣绛雪,頗有意境。
他随口道:“衣裳不錯,發髻太土,妝容也不穩重,梁思賢挺好的,怎得有這麽個妹妹。”
望春笑道:“還不是您當初誇人家琴彈得好,讓人家生了念想呗。”
蕭煜瞪眼:“朕那是誇她琴彈得好嗎?朕那是說琴好,那琴确實挺好,桐木古琴,蛇腹斷紋,音質渾厚悠遠……算了,不說了,都是朕閑的,說什麽琴好。”
他将要放下車幔,猛地一滞,重擡眼看向梁照兒。
儀仗官喊了聲“起駕”,绛引幡微揚,金辂車徐徐而動,內侍剛要驅趕禦馬,便聽龍辇內傳出天子急切而激動的聲音。
“停下。”
蕭煜緊盯着梁照兒,目光炙熱,怕她憑空消失似的,從袖中摸出一把匕首扔給望春,沖他吩咐了一句話。
望春瞠目:“這……”
“快去!”
大內官只有應喏,垂頭喪氣地從龍辇上爬下來。
他一手匕首,一手拂塵,慢吞吞走近梁家兄妹,梁照兒正在對着梁思賢抹眼淚,啜泣:“兄長忘了父親吩咐過的,讓你幫我,若我能得陛下寵幸,那也是給咱們梁家門楣增光添彩的事。”
梁思賢怒道:“那也得看陛下有沒有這個意思,你一個姑娘家,半點矜持都沒有,還嫌丢人丢得不夠。”
“胡說,陛下是喜歡我的,他還誇過我琴彈得好。”
望春清了清嗓子幹咳一聲,梁家兄妹忙噤聲看過來。
梁照兒臉頰上還挂着淚珠,剔透若冰晶,來不及擦,十分乖巧地擠出溫甜笑靥,沖着望春恭敬地拂一拂身,嬌聲說:“大內官,可是陛下有什麽吩咐?”
望春瞧着這嬌滴滴的小姑娘,目中透出些憐憫,嘆道:“是,有吩咐。”
梁照兒水濛濛的眼睛倏然一亮,滿懷期望地看向他。
望春閉了閉眼,嘆了口氣,抽出匕首,扯過梁姑娘的臂袖,“刺啦”一聲,把那大片的梅花绛雪刺繡割了下來。
他沒臉久留,捧着刺繡轉身便走,走出十幾步,果然聽見身後傳來梁照兒近乎崩潰的委屈泣聲。
蕭煜慌忙從望春手裏接過刺繡,來來回回地看,鳳眸中若有星芒閃熠,照亮了枯寂已久的阗黑。
他反複查驗過,沖望春道:“把梁照兒叫過來。”
望春這三年來看慣了蕭煜表面嬉笑怒罵而內心靜若死水的模樣,見他恢複了些許生動活氣,其實已經隐約猜到,再想起從前那一位的喜好,愈加篤定。但他怕極了蕭煜是空歡喜,怕他像從前無數次那樣,滿心期望尋過去,結果一次次落空,回來後又要頹靡不振許久。
他道:“不過一幅刺繡,奴才瞧着跟尋常梅花差不多,陛下別是看錯了。”
蕭煜像個急需得到肯定的孩子,将斷袖鋪平整,指着上面的梅花道:“瓣蕊內合,邊緣微翹,這就是她畫梅花的習慣!”
“可保不齊也有旁人喜歡這樣畫。”
蕭煜眸光微黯,寂寂良久,道:“沒關系,不是她也無妨,只要有一線希望,朕就要去找。”
他平聲重複:“去把梁照兒叫過來。”
**
音晚這幾日沒有再去如意坊,一直在家裏,胡靜容派人來請,也只推說自己病了。
她想躲幾日,躲到蕭煜離開洛陽。
這三年裏蕭煜不止一次駕臨洛陽,但天子之尊,離庶民遠矣,音晚躲在如意坊裏描樣裁衣,出入帶着羃離,從未被人認出,一直安穩度日。
可這一回不一樣,她稀裏糊塗給梁姑娘做了件衣裳,而梁姑娘又極有可能穿着這件衣裳去見蕭煜……
音晚自認不是什麽名家,繡的梅花也不是獨一無二,就算蕭煜見了也未必能認出來,可不知為何,她總是惶惶難安,預感着有什麽事要發生。
果然,不出幾日,胡靜容神色慌張地來找她,說前些日子從南郡訂購的一批暈栒錦因匪患被劫,怕是不能送來了。
偏偏這批錦是洛陽左宗承盧家定好的,專為賀他家老夫人六十大壽而用來給侍女們裁制新衣的。
按照行規,若是期限到了拿不出成衣,要以原價三倍賠償,損失些銀錢倒是沒什麽,只是把人家老夫人的壽辰賀宴耽誤了,怕是要結梁子。
民不與官鬥,商賈則更是要仰官府鼻息,盧家是她們得罪不起的。
胡靜容到底是風裏雨裏支撐起偌大家業的強人,閑暇時耍弄小倌看似不着調,真出事了卻絕不含糊。
她搖着竹骨小扇,道:“我打聽到,岐郡有一批走空的暈栒錦,正折價出售,我打算親自走一趟,看能不能買下來。我不在的日子,布莊就交給你了,你得看好了,可不能再出什麽亂子。”
音晚忖道:“堂堂東都洛陽,商道繁華,怎會連三百匹暈栒錦都買不到?都這個時候了,你就別想着折不折價了,岐郡離這裏也不近,就為省那麽幾個錢,萬一耽擱了,把盧大人得罪了,那不是得不償失嗎?”
胡靜容嗤笑道:“同行是冤家,凡能在手中囤積如此大批量暈栒錦的,定然是城中數得着的綢布商,看咱們出醜都來不及,怎會雪中送炭?”她搖小扇的手微頓,露出些許疑惑:“真是奇怪,不光大批量的沒有,連市面上的散貨在一夜之間都叫人買去了……”
音晚也愁,兩人商量到半夜,都沒商量出更好的辦法,只有先用胡靜容的辦法,由她去岐郡試着買那批錦,而音晚則守在洛陽。
音晚送胡靜容出門時已是月華滿地,小星星正攀在樹上,跟個猴子似的,沖樹下的花穗兒和青狄笑嘻嘻。
花穗兒捧着張青釉荷葉盤,盤中放着剛買的桃脯,玉手纖纖,捏起一顆朝向小星星,哄道:“星星,你下來,花姨給桃脯吃。”
小星星笑得鳳眸彎彎,奶聲奶氣道:“花姨和青姨吃,你們是漂亮的小姑娘,要多吃些甜的,才能長得更漂亮。”嘴上抹蜜似的,就是賴在樹上不肯下來。
胡靜容“撲哧”一聲笑出來,沖音晚笑道:“這小郎君要成精了。”
音晚輕搡了她一把,轉眸看向小星星,笑容微涼:“下來。”
小星星聽娘親發話,立即抱着樹壁蹭蹭滑下來,屁颠屁颠跑到音晚身前,拽住她的裙紗,擡起一張白皙稚嫩又無辜的小臉看她。
音晚板着臉道:“我有沒有說過不許爬樹?”
小星星眨巴眼,鳳眸亮晶晶,就是不說話。
音晚盯住他的眼,問:“有還是沒有?”
小星星拖長了軟糯語調:“有……”
“那為什麽還爬?”
小星星對着手指,可憐巴巴嗫嚅:“我以後不爬了,娘親不要生氣,娘親抱。”
胡靜容看得不忍,勸音晚:“一個小孩子,不要這麽嚴厲,會把他吓壞了的。”
音晚道:“你不許替他說情,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他小小年紀就這麽皮,等以後去了學堂,還不得把人家學堂都拆了。”
胡靜容知她素來最愛這個孩子,恨不得為他把心血熬幹了,生怕他不守規矩長歪。
說來也奇怪,将孩子捧在掌心的父母她也見過,唯獨沒見過音晚這樣對規矩如此執拗的,如臨大敵一般,愛孩子,又不信孩子,好像覺得自己稍一疏忽,這孩子就會長歪。
她歪頭看着小星星的俏模樣,心道長成這樣确實需要守規矩,不然長大了不知要禍害多少小姑娘。
她一個外人不好多言,摸了摸小星星的頭,就要走,臨出門時她想起一事,回過頭來提醒音晚:“近來洛陽城有許多孩子被拐,聽說被拐的都是這些三四歲的小郎君,你小心着些,這地方魚龍混雜的,不行就把小星星送到我那裏去,我好歹還有二十幾個護院,總比你這裏安全。”
音晚這些日子窩在家裏,對外間事渾然不知,聽她這樣說,腦子瞬時繃其一根弦:“許多孩子?官府不管嗎?”
胡靜容嘆道:“管了,孩子也找回來了,可就是身上少了物件。”說罷,她目光下移。
音晚登時明白,後背直冒涼氣:“這也太喪心病狂了。”
胡靜容道:“誰說不是呢?把孩子看好了吧,我家那個如今連學堂都不去了,我請了夫子在家教,少念兩頁書不要緊,我可還指望他給我那死鬼傳宗接代呢。”
音晚越想越害怕,便依了胡靜容之言,讓青狄帶着小星星住進胡府,暫且避一避。她本想一同搬進胡府,可胡靜容那個兒子比音晚沒小幾歲,胡氏不在,家中無人主事,怕惹出閑言碎語,終究作罷。
她仍然和花穗兒住在柿餅巷的小院子裏,每日去如意坊看顧買賣。
音晚前幾天還在想,為了躲蕭煜要不要離開洛陽,去別的地方生活,可看着新開起來的如意坊分店,心中格外不舍。
這是屬于她的東西,同她過去二十一年所擁有的其他東西全然不同,不是靠出身祖蔭得到的,是真正自己一磚一瓦打拼出來的,裏面嵌着心血,足以印證她不必依附任何人照樣能活。
許是這份赤心執念感動了天,胡靜容走了沒幾日,常與她們有買賣往來的胡商找上門,說自己手裏有一批暈栒錦,正愁着出手,問如意坊收不收。
音晚大喜,忙讓胡商拿樣貨來。胡商依言拿來,果然如他所說是上等貨色,且價格也公道,音晚忙給胡靜容去信,告訴她事情已辦妥,速速歸。
她怕夜長夢多,迅速與胡商約定了提貨日子,領了五個小厮五個繡娘,另雇十輛騾車,去胡商指定的鋪面取貨。
音晚戴着羃離,撩起遮面青紗一一查驗過貨品,确認無誤,才命人收整裝車。
她和胡靜容早有約定,她不出來談買賣,不抛頭露面,若不是事情緊急,她斷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出來冒這個險,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太過緊張,她總覺得有人在看她。
環顧四周,此處算是人流如織的熱鬧街巷,除了綢布莊,還有賭莊酒肆。酒肆在東南隅,是一座二層小築,雕欄橫卧,敞廊上站了兩個壯漢,皂靴黑衣,腰懸配劍,身體繃直全神戒備的模樣,他們中間卻是空的,也不知在護衛誰。
她離得實在太遠,看不分明,若能走到近前,便會看見敞廊後的牆邊露出一片玄錦衣角,躲在牆後的人正雙手緊攥側裾,因為激動而不住顫抖。
音晚将目光收回來,胡商噙着笑意遞給她一方楠木盒,道:“這是我東家無意中收來的小玩意,說送給夫人把玩。”
她打開木盒,見是一對雪瓷松獅犬,趴在盒子裏,涎臉憨笑。
酒肆上的蕭煜悄悄從牆後探出個腦袋,想看一看音晚的表情,是不是喜歡他為她挑選的禮物。
他一見這兩條瓷狗便覺憨态可掬,音晚定會喜歡,他素來眼光好,這方面他很有自信。
誰知音晚只看了一眼,便将木盒還給胡商,說了一大通客套話,心裏卻道:太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