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鏡容面色平淡:“知。”

臺下一陣騷動。

“這……怎麽可能?!”

“鏡容法師啊……”

何氏眯了眯眼, 看着鏡容袈裟上的那一道佛光,忽然有種将他身上神性摧毀的痛快之感。

鏡靈看了三師兄一眼。

又讀了幾條, 莫須有的罪證。

一側的鏡無捏緊了拳頭, 低喝道:“夠了!”

他是出家人,不得在梵安寺內大聲喧嘩,故此隐忍着壓低了聲音。可即便如此, 仍能讓人感覺出他話語中的愠怒之意。

鏡靈被他吼得肩膀震了震,險些将手裏的東西扔了。

何氏冷聲, 再三警告道:

“鏡無法師,您可千萬莫要包庇罪僧啊。”

佛子的衣袖晃了一晃,袖中拳頭仍未舒展。他咬了咬牙,方欲再開口,被身側另一名小和尚叫住。

“二師哥, 冷靜……”

鏡無壓下氣息,冷冷掃了鏡靈一眼。

小和尚捧着卷宗的手一抖, 這一回, 再不敢看鏡無了, 也不敢望向疏奏臺前的三師兄, 硬着頭皮, 繼續往下念。

他打着哆嗦,聲音落在衆人耳中,卻有千斤之重。

葭音也被何氏的人押着, 動彈不得。聞言, 忍不住仰起臉,問何氏。

“娘娘, 您何必這般對他趕盡殺絕。”

她依稀覺得, 何娘娘對鏡容有情。

何氏同樣有着私欲, 可她的私欲,卻是一棵滋生出惡毒的種子。她喜歡他,也憎恨他。聞言,何氏也擡眼望向立于疏奏臺前的佛子。淩冽的寒風揚起鏡容袈衣袖袍,他眉目清平,并不畏懼眼前這一條條于他而言無足輕重的罪名。

他太神聖,太高潔了。

他無畏那些污蔑、摸黑,他的人格并非建立在那些衆口铄金、千夫所指之上。一道道罪名下去,鏡容袈裟上的佛光并未消減半分,倒是他身前的鏡靈,哆嗦得不成樣子了。

不知道的,還以為今日認罪的,是他身前的小和尚鏡靈。

何氏在卷宗上又加了許多他原本并未做過的罪狀。

他平和地接受着這一切,因為何貴妃的一句:“你若是認罪,在疏奏臺上向滿朝文武、整個皇城下跪,本宮便放過她。”

堂堂一國聖僧……

鏡無看不下去了,緩緩閉上眼睛。

風聲獵獵,夾雜着衆人紛紛議論聲,在鏡靈念下最後一條罪證時,轟然炸裂開。

“罪僧鏡容,包藏私心,身為國之聖僧,卻對一伶人動情。茍且淫.亂,有辱佛門!鏡容,你……可認罪?”

葭音呼吸一窒,右眼皮也随之劇烈地跳動起來。

她凝住呼吸聲,一雙眼,朝那疏奏臺望去。

此時已近午時。

冬天的陽光算不上暖和,待到正午時分,卻有些毒辣。鏡容站在烈日之下,他就像一片幹淨的、不染纖塵的雪,仿若下一刻就要融化在世人面前。

鏡靈問完,終于放下卷宗。然而這一回,鏡容卻默而不答。

他的沉默,讓周遭皆陷入了一片沉寂。

衆人屏息凝神,瞧向疏奏臺下的佛子。光影傾瀉而下,落在他的眉骨、下颌、袈裟之上,他眉間一點朱砂鮮紅,與白皙的面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袈衣之上,隐隐籠罩着陣陣佛光。

見他不答,鏡靈硬着頭皮,重複道:

“鏡容,你身為佛門中人,身在國之聖廟,日夜誦讀經文,卻與一伶人行茍且淫.亂之事,不知廉恥,着實使佛門蒙羞。”

小和尚手指緊緊攥着卷宗,凜聲逼問他:

“鏡容,你可認罪?”

佛子終于緩緩擡眸。

這是一道十分平淡的目光,沒有波瀾,也并未帶半分淩厲之色,卻無端看得鏡靈身形往後仰了一仰。他想起來,先前三師哥在明臺前講誦經文時,也是這般安靜寧和的目光。他向來不喜向人展露身上的鋒芒,千般心思萬種情緒,皆悄然無聲地藏于心底。

鏡容平靜道:“她并未與貧僧行茍且淫.亂之事。”

風聲漸歇,葭音驚愕地看着,對方一字一字,聲音清晰道:

“是貧僧貪圖淫.樂不知廉恥,肖想于她。”

“鏡容!”

鏡無欲沖上前制止他,被鏡采攔下。

二師兄眉心緊皺,眼中情緒風起雲湧。鏡容卻沒有看他,也未看臺下站着的葭音,只是輕輕一垂眸。

光影律動,随着樹冠搖晃。佛子眼睫之下,籠了一層極薄的翳。

“鏡容,你在說什麽胡話!”

鏡無掙脫師弟,朝何氏合手作禮,“還望何娘娘恕罪,鏡容方才近日苦讀經書着了心魔,方才字字句句皆是胡言亂語,并非真心所述……”

何氏擺手打斷他,“什麽胡言亂語,本宮倒聽着,這一番話算是他的肺腑之言。”

她笑着走向疏奏臺。

一道極為豔.俗的香風襲來,何貴妃身上帶着濃郁的胭脂水粉味兒。她走過來時,日影在那珠玉細钿上折出一道道逼仄的光。方才站在人群中,她雖聽着鏡容述罪,可依舊覺得面前這個人猶如雲巅高嶺之上聖潔的花朵,如今她是湊近了些,近到能嗅見對方身上淡淡的佛香與皂角香氣。

他很幹淨,那香氣也很幹淨。

潔淨純澈得不像個凡人。

何氏越靠近他,就越想把他從神壇上拽下來。

“這麽說,鏡容法師,您這是認罪了?”

鏡容眉睫微動。

“這可是您親口承認的啊,并非本宮逼着你開口。您親口說,您有罪,對一個曾經是伶人的女子動心……”

疏奏臺前,又傳來騷動之聲。

鏡容擡眸,朝臺下看了一眼。

許是某種心有靈犀,只一眼,他便與葭音對視。少女站在人群最前方,拼命朝他搖頭。

用口型對他無聲道:“鏡容,不要認罪,千萬不要認罪……”

佛子動情,罪無可赦。

他們這是要把他往絕路上趕。

“本宮要你親口向這天下人承認,你的動情之罪。身為國之聖僧,不思為國為民,心中只有淫.欲。今日所述的數條罪證,本宮應當就地誅殺你。但念在你往日為國祈福的份兒上,本宮與何将軍便仁慈這一回。”

何氏冷聲,“只要你在疏奏臺前誠心請罪,悔過你妖言惑衆、撺掇那伶人在春魁宴上風言風語;悔過你對一個卑賤的伶人動情,并終生不得還俗,不得問世事,本宮便免你一死。”

鏡容把目光從葭音身上移開。

他與何氏對視,對方珠釵錦羅,絢麗得不成樣子,相較之下,佛子一襲袈裟過于單薄。他站在蕭瑟的寒風中,冷風卷起他的衣袖,鏡容從容不迫道:

“知罪,但無悔。”

一句“無悔”,讓疏奏臺前又炸開了鍋。

何氏皺眉:“你說什麽?”

他是知罪,卻不認罪。

鏡容平聲:

“鏡容一生不曾犯過任何錯,除去對她有了非分之心。自從傾慕于她,貧僧便知曉粉身碎骨亦是罪有應得。娘娘就算是逼着貧僧押着貧僧,跪在疏奏臺之上,鏡容也不悔對她動過情。”

背對蕭索寒風,迎上千夫所指,哪怕是面對着就地伏誅之罪。

他說,他不曾悔過。

“是我思慕于她,青燈古佛之下對她心懷不軌,罪孽深重。她之于貧僧,如潭中淨蓮,雪裏菩提,雖是淫.色,但不敢亵渎,不曾行茍且之事。千萬罪行,悉是鏡容一人癡貪孽妄。”

葭音站在臺下,眸光顫栗。

她咬着下唇,朝臺上那人搖頭。

不知不覺中,她的眼淚已将衣襟打濕。可鏡容并沒有望向她,日影落在他清冷的面龐上,他口述罪狀,身上卻有着一種無法言說的神性。

他站在疏奏臺前,不像是謝罪,而像是進行一種凄美的獻祭。

衆臣心中皆有震撼,忍不住斂下呼吸,小心翼翼地觀望他。

唯有何氏一冷眸。

她笑:“好啊,既然如此,鏡容法師,不若就跪在這疏奏高臺上,向天地謝罪吧。”

“不能跪!”

有和尚率先出聲,“我們師兄承天人之意,只跪天地神佛,豈能随便屈膝?!”

“是啊,三師兄,您不能跪,千萬不能跪!”

亦有何氏的人嗤笑着上前,“承天人意,天人是要他思淫.欲麽?天人是要他去對一介伶人懷有私心麽?!”

“自從他動凡心的那一刻起,他——鏡容法師,早已不是神佛了!”

“二師兄,”鏡采也急了,轉過頭無措地望向鏡無,“三師兄不能跪,萬萬不可跪何氏啊!”

鏡無站得端正,靜默不語地凝望向這個被自己親手捧了半輩子的師弟——他是師門表率,是師父最得意的弟子。

日後,是要承接起整個梵安寺的人。

他的手攏于袖袍中,捏得嘎吱作響。

正欲開口,忽見臺下閃過一道靓影,葭音掙脫何氏之人,沖上前:

“鏡容,你別跪,有罪的是我——”

“住嘴。”

鏡無冷喝一聲。

梵安寺不能高聲喧嘩,她從未見二師哥這般厲聲言語,一時間怔住。

小和尚鏡采愣愣:“二師哥……”

寒風撲打在鏡無臉上,他攥着拳頭,轉過頭掃了鏡容一眼。那目光複雜,湧動着許多情緒。

何貴妃見狀,以為是他要親手懲治師門犯錯之人,得意道:“鏡無法師,您不愧是梵安寺之長,有這般覺悟,本宮很滿意……”

“我要你住嘴。”

鏡無目光寒寂,冷冷睨向何氏,言語讓在場之人都為之一震。

鏡容臉上清平的神色終于松動。

“梵安寺混進了什麽髒東西,”他攥緊手裏的佛珠,不管身後鏡容面上的情緒,朝身後冷喝,“鏡采,鏡和,把她給我趕出去!”

見何氏這般嚣張,周圍和尚早已蠢蠢欲動,如今得了師兄的令,一個個如破了籠的猛獸,紛紛抄起手裏的東西,開始驅逐何氏。

“大、大膽,本宮可是當朝貴妃!”

“小僧也不認得什麽貴妃,只認得二師兄和三師兄!”

臺下群臣見狀,皆是瞠目結舌,震驚不已。他們從未想過,一群和尚竟能造次到這個地步。呆愣了少時,臣子們也開始紛紛勸阻這場鬥争,但大多數都是嘴上喊喊,不敢真的對梵安寺的和尚動手。

畢竟那可是承天人之意,上通神佛的聖僧。

趁着亂,葭音從何氏手下溜走,跑過去抱住鏡容。

“你沒事吧,鏡容,他們有沒有逼迫你什麽,有沒有對你動刑……”

鏡容腰上一沉,低下頭,看着淚水潋滟的小姑娘,抿了抿唇。

下一瞬,他也不顧着周圍人的目光,将她納入懷裏,溫聲安慰:“無事,阿音,無事的。”

何氏的頭發被人扯掉了好幾團。

她頭上的珠玉也都亂了,狂躁地跺着腳,“大膽!你們居然敢對本宮不敬……來人啊,本宮養你們都是吃幹飯的麽?!給本宮拿下他們!!”

僧人終是抵不過訓練有素的何家軍,不一會兒,便被何氏的人制止。

何貴妃哭哭啼啼跑到何聿面前,抹着淚,“這哪裏是什麽聖僧,分明就是一群瘋子!看來這梵安寺也不必留了,今日本宮便要抄了這座破寺廟!”

“貴妃娘娘息怒,這梵安寺抄不得!”

何聿亦是皺眉,“娘娘不可……”

何氏已經急紅了眼,哪裏又聽得了這些,不等人阻止,她徑直沖上前,随手抄起一塊東西,“給本宮砸!”

“這……這是師父的遺物!你們住手,快住手!!”

鏡采急得紅了脖子,“你們不要動師父的東西!

何氏冷哼,“不要停手,給本宮抄了這梵安寺!”

突然,不知一人掄起了什麽,只聽咣當一聲,有玉匣墜落在地,登時碎作一團。

一個比巴掌略大一點的東西,從匣子裏面蹦了出來。

原本喧鬧的人群,在看見那物什後,忽然皆一靜,呆滞半晌後,終于有人結結巴巴地出聲:

“這……這不是聖上的那把……金紋游蟒刀嗎?”

作者有話說: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