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秦洛幻境重制版(四)
秦洛幻境重制版(四)
秦洛嘴角抽了抽,這小子越來越誇張了。不過,陳青陽的話倒也不假,她已得到消息,有十口裝滿了奇珍異寶的大箱子被運送到了皇宮中,全是陳青陽這五年來為她精心搜羅的禮物。陳青陽,再也不是那個需要辛苦存下大半年的薪俸才能給他買一套風吟閣的胭脂水粉作為生辰禮物的小破孩了。作為神州大陸南部初展峥嵘,俨然有與大秦分庭抗禮氣象的征和國太子殿下,她不能再欺負她了。
收回心思,秦洛佯怒,
“你怎麽還是那麽貧,這五年裏又禍害了多少姑娘,快給我從實招徕。”
“真是天大的冤枉啊,洛姐姐……”
……
神州最強的大秦帝國君主與具有頂尖實力的征和國太子殿下吵鬧拌嘴,若是傳到外邊,一定叫人驚掉下巴。但是白眉毛老太監很平靜,甚至對那個年輕小子越發欣賞了,他看得出來,陳青陽對秦洛是真心實意的,在得到滔天權勢後仍能不忘初心,這點很難得。
等兩人鬧夠了,征和大軍的事情,還是秦洛最先開口,
“好了,不跟你鬧了,說說正事。你那三十萬軍隊想做什麽?”
陳青陽一直在給秦洛剝橘子,一瓣一瓣,上面的白絲基本上都被細心剔除,讓秦洛很是受用。
“那算什麽正事,打仗嘛,哪有給洛姐姐剝橘子重要。不過就是很麻煩,我父皇說天國制度到了該終結的時候了,六國一滅就對夷狄動手,大秦征北、征西,征和征東、征南,一統神州後以長江天險為界,大秦治北、征和治南,最後再商定西征十萬山的事情。”
天國制度輝煌了八百年,曾經神州大陸億萬生靈,無不朝服。但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再輝煌的朝代也難敵輪回的宿命。八百年後,一個當年分封小國的太子陳青陽,一句簡簡單單的“我父皇說”就要終結天國的分封制度。不得不說,時間,真是這世上最奇妙的東西。
“你怎麽就确定大秦一定會配合呢?”
“因為十萬山的封印松動了啊,也只有大秦和征和有能力去肅清神州的亂象,創造出新的極致信仰去重新封印十萬山。”
戰争,是塑造信仰最簡便、有效的方式。
說着,陳青陽露出極其悲壯的神色,語氣慷慨憤然、義不容辭道。
“洛姐姐,為保神州億萬生靈免遭滅亡。小子陳青陽不才,願以征和太子的身份到大秦為質十年,以消除大秦疑慮,放心與征和聯手,肅清神州,西征十萬山!”
這番話說得大義淩然,陳青陽自己都覺得自己一瞬間高大了起來。
“滾,別想偷懶,快剝橘子,弄幹淨一點。”
“好嘞。”
“洛姐姐啊,還有一件事你得幫我。”
“說。”
“山鬼可不簡單啊,我還有些手下在黃土城,那兒離這那麽遠……”
秦洛盯着陳青陽,眼神淩厲,一字一頓道,
“大秦的國土,沒有任何人可以侵蝕。”
陳青陽被秦洛盯得心裏發毛,很是委屈,嘴唇動了動,卻說不出話來。
秦洛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白爺爺你看,這小子還是怕我的,哈哈哈哈,不是征和太子嘛,你的威武霸氣呢。”
白眉毛老太監很是無語,自己已經多少歲了,還被殿下拉進他們小孩子吵架過家家的事,晚節不保啊。
……
陳青陽離開後,秦洛安安靜靜地坐在亭子裏。
小家夥還是小家夥,她很高興。既然做了小家夥那麽多年姐姐,那麽他的腿是怎麽回事?
她看了一眼白眉毛老太監,老太監瞬間心領神會,
“大概三年前,陳小子的腿受過傷,是被雄渾的內力直接震地傷及筋骨,現在無礙了,沒看出有什麽遺患。”
“查。”
“是。”
大秦做事沒有那麽多顧忌,所以言簡意赅。
……
陳青陽回到大秦為自己安排的房間,立馬找來阿布,
“算算時間,蘇文應該差不多見到那位明世君主了吧,不過就韓國人的性子應該不會妥協。你給蘇文傳消息,若是韓明世決定死戰,就讓他別回來了,直接在漢城按計劃行事。”
“是。”陳青陽坐在四平八穩的寬大馬車裏,仔細體悟一下還是覺得馬車比較舒服。禦劍飛行雖然看上去比較帥,但是站着又累,真氣消耗又大,不過也沒有辦法,實在是高速飛行産生的氣流太強,必須要布好罡氣護罩保護自身。
此行随大秦左相李荀一同前往魏國,李荀要在那處理改設東巍郡的事情,而陳青陽趕去與武穆彙合。
李荀坐在後面的馬車,他沒有想到魏國的事情會這麽順利,雖然魏國的實力經過七國戰役後已經十不存一,但是連最基本的反抗都有,看來這一任的魏國君主有些不靠譜啊。
從大秦出發,原本馬車最快也要半個月才能到達,不過韓國的事情已經解決,中途借道韓國,省下不少路程。
天色漸漸晚了,大秦左千牛衛告知陳青陽要在前面不遠處紮營休息。陳青陽只帶着呼延貢布一個人,兩人皆是先天境的高手,但是大秦還有很多随行的文人政客都是普通人,不能連夜趕路。
在大秦蟄伏的那些年,六國都有過輝煌的時候,魏國也曾站在這個天下的頂端,因為魏國曾擁有天下最強大的步兵,魏武卒。
在秦政下令組建山陣勇士之前,魏武卒一直是整個天下最強大的步兵。那個時候,秦國也要避一避在魏蕭大将軍帶領下的魏武卒。
大秦撤了六國的軍隊,魏王沒有任何的不适,因為沒有了軍隊,六國之間便沒有了戰争,這些年,他過的很舒服。
魏王的寝宮莺莺燕燕,幾個嬌豔欲滴的美女正拿着精美的酒食在一旁服侍魏王,左一口小酒,右一口香波,好不快活。
不知道為什麽,他突然想起來已經很老了的魏蕭的話,
“陛下,天下雖表面上一片祥和,但也要居安思危啊。”
他搖了搖頭,一定是最近處理政事太過勞累的緣故,怎麽想起這檔子事。接下來幾天得給自己放放假啊,不然怎麽專心享樂,早朝便不去了。
“噠”、“噠”、“噠”。
一串緩慢的腳步聲突然在大殿上響起,魏王皺皺眉頭,他沒有叫任何人進來。于是,他開口問道,
“誰?”
“閉嘴,否則死。”
聲音冰冷,如同此人身上閃着寒光的甲胄一般。
一個服侍魏王的宮女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便嬌聲呵斥道,
“哪裏來的狗奴才,知道……”
“咚隆隆”
那是人頭滾落的聲音,大殿上一片寂靜,魏王只看到一道光飄了過來,然後身旁的宮女便人頭落地了。血噴在他的衣服上,他卻不敢動彈一下。
“好吧,我是征和天策上将武穆。現在,所有人,不想死的話,閉嘴。”
……
大秦需要一個人來向征和表明自己的立場,而府尹大人作為七國戰争那場血雨腥風中最為鮮紅的一道身影自然最合适不過了,所以收編魏國,他出面了。
魏蕭看着眼前的兩道身影,生出一股深深的無力感。當年芒砀山之戰慘烈至極,但是他卻從未見過秦軍方面的統帥,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
騎兵對步兵本就優勢明顯,大秦的精銳騎兵又多騎術精湛、骁勇善戰的胡人雇傭兵,但即使如此,魏武卒依然讓大秦吃盡了苦頭,當年幾乎拼掉了大秦一整支數萬人的精銳騎兵才打敗魏武卒。
戰争結束後,高渠安和府尹大人立馬帶兵支援秦國在北方的戰場。談判工作是當今大秦左丞相、原吏部侍郎李荀以及一名參與芒砀山之戰的偏将負責的。所以魏國的最高指揮魏蕭從未見過将自己打敗的兩位大秦将軍,今天是第一次。
高渠安也很想見魏蕭,當年若不是有府尹大人和大內的一衆高手從旁協助,若不是大秦軍隊士氣高昂,芒砀山之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就連一項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府尹大人,都難得地對這次任務有了興趣。
“魏将軍,希望你能好好考慮,多說無益,既然見過了,就先告辭了。”
魏蕭滿頭白發,雖精神矍铄,但相比高渠安還是蒼老許多。他沒想到,将自己打敗的兩個人會如此年輕。高渠安看上去不三十多歲,那位神秘的府尹大人更誇張,除了臉色蒼白之外,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要知道,芒砀山之戰已經過去十年了。
魏蕭腦海裏突然浮現出兩個字,宗師。
武者在達到宗師境界後便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自己當時的模樣,直至大限将至或者隕落。但魏蕭見過的宗師哪一個不是鶴發童顏,枯木逢春的樣子,如此年輕的宗師,他還是第一次見。
宗師境界的高手在整個俗世天下也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雖然不能真正的以一敵萬,成為萬人敵,但是他們絕對可以影響局部戰場的走勢。
道門祖師陸吾就曾因門下弟子下山入世,一劍斬首六千餘名俗世軍隊,而後潇灑離去。後人預估陸吾祖師的實力可抵三個精銳軍團,後天大圓滿的士兵方可稱精銳,而軍團的标準建制是萬人制,一人可當三萬人。
入我應天府,魏國王室可存,平城百姓可活。
秦洛只有這一句話,一句赤裸裸的威脅。魏國的魏武卒已經不複當年的英武,他魏蕭也已滿頭白發,魏國已經沒有了講條件的實力。他必須答應,哪怕心裏還是有很大的抵觸,只是應天府這個機構,再一次讓魏蕭看到了大秦的魄力。
着女帝令,傾六國力組應天府,號令天下兵馬。
大秦要幹什麽?這是魏蕭最大的疑問,讓六國的将領去為大秦統兵作戰?無稽之談。
魏王絕望地看着眼前的英武挺拔的身影,他不明白,整個天下傳得沸沸揚揚的消息,要與大秦開戰的征軍隊怎麽會出現在這。這個叫做武穆的人就這麽大搖大擺地走進他的寝宮,外面的侍衛都幹嘛去了?
武穆端詳着衣衫不整的魏王,眼神絕望、無助。他突然想起了自家公子,陳青陽剛從大秦回到征和的時候,親王對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青陽,你是征和的太子殿下,你有自己的使命。公子每聽到這話,都會漏出絕望的神色,他不明白這種神色裏包含了怎樣的感情,但公子很令人憐惜。而站在自己面前的這個家夥,魏國的王,看上去卻是那麽令人憎惡。
靜谧的大殿裏悄無聲息,香煙袅袅,寒光初漏。
一道身着黑衣的蒙面人突然閃進了殿裏,把魏王吓了一跳,而武穆,早早感知到了這名大內高手的氣息。
“事畢。”
“嗯。”
魏王聽得稀裏糊塗的,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更不知道黑衣人又是怎麽進來的。
武穆有些意外,他以為魏國的神威大将軍或許要考慮幾天再做決定的。
“那麽,魏國改設東巍郡,納入大秦版圖,你還有什麽意見?”
魏王慘然一笑,沒有過多的情緒表達,他明白,那些只是徒勞,大秦和征和兩大帝國聯手,六國沒有誰能夠承受。
“還請将軍明示我大魏為何不能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一,玉碎瓦全。二,魏國王室貴族滅絕殆盡,長寧城血流成河,魏國百姓為奴二十年。”
……
此後的三年時間裏,大秦帝國在陳青陽和秦洛的強強聯合下一舉擊潰六國,完成天下大一統,至于千古一帝秦政,在另外一個世界又是一段傳奇。
大一統之後,秦洛年幼的弟弟在秦洛的鐵血統治之下奮勇反抗,終于在丞相等一衆文武百官的支持下推翻暴虐女帝的統治,成功登基上位。
一處不起眼的茶攤,滿是星星眼的秦洛一副小女兒姿态拉着陳青陽跑了過去。
大秦帝國金銮殿上,還年輕的皇帝看着文武百官,全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