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餘憶童稚時(上)
餘憶童稚時(上)
麟臺司看臺,聖皇陛下不見蹤影,景玉王秦驚仙坐在次座上正陪着皇後高齊雪說話,秦洛眼瞧着陳青陽與秦朱明二人去了瑤琴宗看臺便有些好奇。
“景玉哥哥,母後,你們說陳青陽是去幹嘛了?他們二人湊在一起可不像會幹什麽好事。”
秦驚仙面色溫和,笑着回答道,“秦将軍與從宗主的事情早已傳遍洛陽了,洛洛還不知道嗎?他們二人應該是托從宗主安排一個探視幻境的位置吧。”
“這個無賴又要探視誰?真是賊心不夠。不過這種事情拜托父皇不就好了,怎麽還特意跑去瑤琴宗呢。”
“這你就不懂了吧,男女之事向來是複雜多變的。至于陳青陽要探視的人,跟洛洛也有些關系的。曾經的南家郡主南木槿,如今的西涼巡按。”
秦洛點了點頭,她知道是南木槿,但是記不起兩人之間有過什麽往來。
秦驚仙也知道南木槿、陳青陽在秦洛遺忘的往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卻毫不避諱地說了出來,不知道是出于有心還是無意。
高齊雪一臉溫柔地看着兩個皇家孩子閑談,似乎當年的血腥從來沒有發生過。外人看來,承天皇室一片安樂祥和,聖皇陛下又雄才偉略,真是盛世表率。
這邊也終于輪到南木槿進行破鏡試煉。
承天王朝有公認的規則說是不管是多大的地方官,就算是一地總督,到了洛陽城,也要低調行事,因為你不知道與自己閑聊的毫不起眼的年輕人是不是哪個一品大員的子嗣學生。
要知道,一地總督雖然名義上只是正三品,但大多有爵位加身,比起正二品有官無爵的朝廷命官更顯尊貴。
在洛陽城,有着承天王朝最大的權貴圈子,而南家是這權貴圈子中地位極高的一員,先皇大将南慕焱便是南家祖宗,有聽朝之權,據說陛下當初想要請南老進入文昌閣輔政,南老都沒有同意。
一時間,同為權貴的王家、雷家等都對南家極為親近。
雖然修士對于這些承天的大家氏族們來說都已經司空見慣,甚至連門館兒都要雇傭先天境的修士來充門面,但是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深深影響着不少人。
近來因為看聖皇陛下的意思,不願再娶,而皇後娘娘雙腿殘疾,不便生育。這便意味着承天皇室正統血脈便只剩下洛陽公主秦洛和景玉王秦驚仙兩人。
公主殿下雖然金貴,但是在各家自己看來,自己的繼承人們已然足夠優秀。退一步來說,陛下百年以後,總不能将帝位傳給公主殿下吧。
所以洛陽的權貴圈子中各家正室都在鉚足了勁的生姑娘,趁着王爺年歲不算太大,生個後來的皇後,對家族來說,豈不如虎添翼!
在家族裏這樣的念想下,南家木槿,這個後來有着‘南家有木槿,錦繡千金林’美譽的南家郡主出生了,小姑娘一天天長大,一天比一天可愛,簡直羨煞了其他權貴家族。
洛陽城的大家氏族,似乎只有南木槿能夠配得上承天王朝唯一的王爺。
但是家族裏有人不同意這件事,別人都以為南木槿沒聽到,就算聽到了年歲小也不明白,就算明白了,對她也沒有壞處。所以那一次的家族會議并沒有刻意避着南木槿。
直到後來南家覆滅,所有人都以為南木槿不知道這場家族會議。
但是那時年歲還小的南木槿不僅偷聽到了那場家族會議,而且因為爺爺南慕焱的大發脾氣而記得非常深刻。
“木槿是老夫南慕焱的親孫女,是你南故城的親女兒,她不是南家用來鞏固地位的工具!南家的地位是老子和老子的老子和老子的爺爺一輩一輩用刀劍殺敵打下來的,不是靠這這些諸如後宮幫持的歪門邪道走上來的。老夫把話撂這兒,只要老夫還活一天,就不允許你們動我的孫女。南故城,如果你沒有這個覺悟,家主就不要做了!”
那個時候老卻當益壯的南慕焱冷眼掃視了一圈最親近的家族人,像是在另一個戰場上。
“爹您教訓的是,此事确實是我們不對。但是爹,現在天下太平啊,現在不比以往,以往還有西域、南疆或是無法之地,有仗可打,我南家兒郎戰場上自當奮勇厮殺,不愁家族沒落。但是現在,天下太平,而且陛下之前幾場戰争也都鮮用我幾家人才,反而扶持了更多的新人,爹,不怕敵人的刀子,就怕自己人的背叛啊!”
“西域戰争中,陳義那小子治下的十五萬春秋大軍你們沒見過,可我見過,那陣仗,陛下封他武安侯不虧!反觀我南家子嗣,戍守邊疆的寸功未見,在朝當官的毫無建樹,不好好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把心思用到這種歪門邪道上。還說怕自己人的背叛,要怕背叛,劉通古一家子都是毫無修為的凡夫俗子,他怎麽就能穩坐丞相的位置?”
南故城被堵得啞口無言,南慕焱所說皆為實話,忠言逆耳。
一旁偷聽的南木槿心思聰慧,師承大家,雖然不能完全明白爺爺的話,但是也了解個七七八八,所以這一次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偷聽到爺爺負氣離開便像苦等許久一樣着急去找爺爺玩,她留下來聽完了這場家族會議。
已經十二歲的南木槿終于明白為什麽爺爺不願做那死後必得美谥的文昌閣大學士,因為爺爺要保護自己的孫女,爺爺不想讓自己的孫女變成家族的工具。
所以在父親差人教自己詩詞禮儀,琴棋書畫時,南慕焱總會适時出現,不顧南故城的埋怨,帶着自己的孫女去洛陽城中玩耍。
其他千金都整天在家中靜坐學習女德之時,南木槿跟着爺爺南慕焱走街串巷走遍了小半座洛陽城,賣紅豆糕的王老板,王叔叔,烤牛蹄筋的趙老板,趙叔叔她都認得。
爺爺跟她說過,這些人都是曾經的部下的後代,自己得時常看着他們,看着他們平平安安的,自己才安心。
當南慕焱離開後,南故城卻是另外一個樣子。
“各位族老族親,我爹他年老體衰,已然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了。上天在這個時候把木槿賜予我們,就是要讓木槿成為王妃甚至皇後!我南家中興的希望還是在木槿的身上啊。”
與平時那個雖然嚴厲,卻有着廣博寬厚父愛的父親不一樣,家族會議上的父親滿口皆是家族利益,滿口皆是王妃,皆是望女成鳳。
其他那些男木槿甚至叫不出名字的族老更是可恨,堂堂洛陽世家的家族會議竟是在讨論如何讓南木槿更加順從聽話,如何避過冥頑不化的老爺子。
也不知怎的,那一次的家族會議以後,爺爺南慕焱似乎忙了起來,南木槿都找不到爺爺的身影了,問家裏人,有時候說是陛下召見,有時候說是去見南木槿的老師。
那個時候,南木槿還很惆悵,聖皇陛下有承天王朝那麽多人可以用,幹嘛非要和自己搶爺爺呢,跟小女孩搶人,可見聖皇陛下不是好人。
爺爺這邊稍有疏忽,家裏面便又把自己當成大家閨秀來培養了,南木槿是真不喜歡家裏請來的老宮女,太死板了。相比之下,平時在她看來很嚴厲的宋老師就很讨喜了,至少宋老師講起課來她很愛聽。
這一天的家族會議爺爺沒有來,家裏面又在罵那個叫陳義的人了,南木槿不知道這個人到底跟南家是什麽關系,怎麽每次家族會議都會提到他。
而且這一次更加過分,家裏面甚至還提到了那個人的兒子,沒聽清楚名字,只知道年歲不大,南木槿覺得這個人挺可憐的,從小就要和父親一起被罵,嗯,這麽一想,自己也不算最可憐的那個小孩,畢竟大家誰見了都會誇自己。
直到很多年後,南木槿才明白,就是爺爺忙于走動,南家暗中操作,使得本就極優秀的南木槿‘南家有木槿,錦繡千金林’廣為流傳的那段時間,她被洛陽各大世家罵得最慘,雖然只是孩子,就已經有人寫詩作賦對她進行污蔑。
只是南家家大業大,重心又都在南木槿身上,才沒有讓這件事對南木槿造成傷害,否則,南木槿早就被流言蜚語淹沒。
爺爺沒有來,再聽下去也沒什麽意思,反正家族裏能管到自己的叔叔伯伯都在會議上,所以南木瑾決定聽爺爺的話,開溜去玩。
那個時候的南木瑾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危險,也許正是這一刻的突發奇想,才有了後面的許多故事。
吃過王叔叔的紅豆糕,騙他說爺爺在和賣烤蹄筋的趙叔叔閑聊,然後再去吃趙叔叔的烤蹄筋,騙他說爺爺在和賣紅豆糕的王叔叔閑聊。
錢是萬萬不能少給的,爺爺說過,他倒是可以免費吃這些東西,因為他是長輩,又在暗中護佑着他們,但南木瑾你個小毛丫頭不能靠着祖輩白吃白喝,因為這事,趙叔叔和王叔叔還被爺爺罵了一頓,說他們和他那不成器的兒子南故城一樣見識短淺。
走着走着,南木瑾在街尾不起眼的巷子裏碰到一個小男孩,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麽漂亮的人,好像比自己的娘親還要漂亮,雖然拿女人和一個男孩子來比較有些不妥,但是之前她是覺得自己的母親是天底下最漂亮的人,見過了這個男孩,她有些動搖了。
男孩似乎是在賣些字畫一類的東西,正拿着一張寫滿字的宣紙到處問人。
走近了才發現附近還有一個小女孩,這小女孩捧着一摞宣紙應該和小男孩是一夥的,不知怎麽,卻不與小男孩一起,反倒躲在暗處生怕別人發現了自己似的。
從小習武修行的南木瑾觀察到小男孩總是不露痕跡地時常往小女孩的方向一瞥,似是在看小女孩還在不在那裏。
過些日子以後,南木瑾才知道,這兩個小孩正是陛下親封的武侯世子和公主殿下。
那一天,南木瑾裝作路人經過小男孩,兩人對視了一眼,近距離看到這小男孩的長相,南木瑾更覺驚豔,似乎天底下九分的好看都被他占了去。
而小男孩的眼珠子轉了兩圈,就微笑着對南木瑾說道,“這位小姐是哪家的千金,真是可人兒啊。今日相見即是有緣,小姐,不如買副字呗,一兩萬兩黃金一張,怎麽樣,我這麽帥的人這麽好看的字又賣得這麽便宜,是不是心動了?”
小男孩一番話讓南木瑾瞠目結舌,一萬兩黃金!難道自己看錯了?這不是賣字畫的,實際上是在搶劫的?
那小男孩還不放棄,繼續推銷道,“好字家中挂,桃花裝不下,姑娘,買了這副字畫,保你找一個只比我不帥一絲的如意郎君。”
要是有錢該多好啊,南木瑾只是不想那麽玲珑的一個瓷娃娃傷心,但是她沒有錢。
見南木瑾搖頭,那小男孩扔掉手中的字,抱着南木瑾的腿哭訴道,“小姐,您長得那麽漂亮,就行行好賞點銀子吧,我已經三天沒吃沒喝了。您就可憐可憐我吧,我家中還有一個生了病的妹妹需要銀錢醫治。”
我說怎麽戴着面紗,原來是得病了,南木瑾心中有些不忍,但是她還是沒有錢,偷偷溜出來身上僅有的幾兩銀子全都花在了那些小吃上。
不過她這下終于明白了,原來這兩小孩不是賣字的也不是搶劫的,他們是出來乞讨的。
她決定破例幫助他們,所以南木瑾左手牽着小男孩右手牽着小女孩,還給小男孩取了一個外號叫小乞兒。
不過那小男孩倒像是有練過些功夫一樣,輕松躲過了自己去牽他的手,經過好一番解釋才讓小男孩相信自己是真想請他們吃好吃的。
于是又到了賣紅豆糕的王叔叔那裏,小乞兒成了楊公子,戴面紗的小女孩成了楊小姐,爺爺正在和楊大人閑聊。對了,王叔叔,這次得賒賬了,回頭補上。一直都不想收錢的王叔叔自然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