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九天臺上
偌大的空地上,一個大約能容納幾百人的圓形臺子矗立着,旁邊一個幾米高的梯塔,陽光斜照下,在地面上拉出一條長長的黑影。
江芙蕖站在不遠處,看着這所謂的九天臺,已經有一刻鐘了。
這是九天臺嗎?不是說非常有意義的臺子嗎?本地的各種祭祀大典都要在此舉行呢,居然這麽……寒酸?
江芙蕖感覺自己可能來錯了地方,可她左看看,右看看,自己沒有走錯路,而且這好歹是個臺子。
她遲疑地繼續站了會兒,見還是沒有人來,心想着可能時間還早,這古代的“公務員”上班也是有點的,那不然就坐着等吧,估摸下時間,站地話得站近一個時辰呢。這樣想着,她擡腳就往那梯塔走去。
到了梯塔近處,江芙蕖才發現,那臺子上積了一層泥土,枯葉,這梯塔上也是泥塵累累,她身上也沒戴個帕子什麽的,只能用手去大概拍了拍,看着大概差不多了,她才小心地坐下。
“喂,你誰啊?跑九天臺來做什麽?”
誰知屁股才挨着橫架,就聽得老遠處一個散漫的聲音傳來。
江芙蕖忙站好,轉頭往後看去,只見她剛來的地方,站了兩個差役,那兩個差役似乎沒有走過來的意思,開口的那個朝江芙蕖吼完,就側過頭與旁邊的人低聲說着什麽,間或傳出懶懶的笑聲。
這是上班了?江芙蕖心中松了一口氣,不用等真是太好了,她擡腳走向差役,臉上挂着笑,“官爺,我是個居士,今日來這九天臺是要敲天聽鼓的。”
“哈哈哈?”江芙蕖話才落,那兩個差役就爆發出一陣大笑,他們笑地前仰後合,似乎聽到了什麽天大的笑話,好一會兒,才停下來,其中一個年輕點的看着江芙蕖樂道,“居士,你剛剛說,你要敲天聽鼓?”
江芙蕖被兩個人的态度整地有點懵,她遲疑了一下,還是輕輕點了頭。
“哦,行啊。”那個差役雖然嘴上還帶着笑,可居然沒有阻止江芙蕖,他指了那臺子一下,“那居士你先去跪着吧,我去給你喊人。”說完,他對身邊的人道,“你去九農司,還是我去九農司?”
“你去敲鑼,我去九農司吧。”
兩個人說完,轉頭就走了,誰也沒再多看江芙蕖一眼,甚至沒有多問一句江芙蕖為何要敲天聽鼓。
江芙蕖這個時候還是懵,站在那裏發呆,似乎沒有明白那差役的話。
“砰砰砰”的鑼聲在身後響起,驚醒了江芙蕖。
“居士,你不是要敲天聽鼓嗎?去跪着啊,不然等會兒大家都來了,你這樣是要被關起來的。”那年輕些的差役一手拿着一面古銅色的大鑼,一手拿着一把掃帚,滿臉興奮地從江芙蕖身邊經過,徑直走向那梯塔。
江芙蕖跟着他身後,到了臺子上,卻沒有跪下,只是看着他。
“真是好久沒人敲這天聽鼓了。”差役用掃帚掃着梯塔上的灰塵,在漫天的灰土中小聲嘟囔了一句。
待得掃完了灰塵,他拿着大鑼就蹭蹭蹭地爬上了梯塔最高處,然後站在上面“砰砰砰”地敲起鑼來,一邊敲還一邊提高了嗓子喊,“日頭東上,天聽鼓響!你有冤來,訴與我聽!”
江芙蕖不知道他敲這鑼有什麽章法,可他才敲了幾下,她便聽得身後傳來動靜,她一轉頭,就看見一群人湧過來,江芙蕖下意識地直直跪了下去。
膝蓋上傳來的痛意讓她忍不住“咝”了一聲,沒有下跪經驗,這樣跪的姿勢真地是好痛,她的膝蓋怕是要杵腫了,可偏還只能忍着。
“哈哈。”那敲鑼的差役看到江芙蕖跪下,嘴角一歪,笑了兩聲,也不知道是笑江芙蕖笨還是其他的什麽,可他笑完仍是喊着那兩句話,“日頭東上,天聽鼓響!你有冤來,訴與我聽!”
要不是江芙蕖耳朵尖,只怕還沒聽到他的笑聲。
臺子下很快圍滿了人,人人都看着江芙蕖,面面相觑了一會兒,便小聲議論起來。
“這誰啊,不像是我們綠浮的人啊,有人識得嗎?”
“這還是個居士呢,也不知道是哪個庵裏的,受了什麽天大的委屈,居然跑來敲天聽鼓。”
“最近有發生什麽大事嗎?怎麽有人敲天聽鼓了?”
“這人……”
……
江芙蕖聽了半天,這些人大都是在好奇她的身份和她敲天聽鼓的原因,倒像是真實的圍觀老百姓,不像是“群演”。
那就好……江芙蕖放下了心,她原本看那差役的态度,還以為這裏的天聽鼓跟她在書中看到的有什麽不一樣呢,看大家的反應,應該是沒什麽出路的。只是不知道,為何差役的态度那般散漫怪異,江芙蕖側眼瞄了那差役一眼。
那差役懶懶地坐在梯塔頂上,手中大鑼有一下沒一下地敲着,口中的喊聲倒是一直挺嘹亮。
如此過了近一個多時辰,江芙蕖跪地腳酸,耳朵也快要被吵聾的時候,另外一個差役總算是來了,江芙蕖看到站在他身邊的人……這不就是那個老大爺嗎?
不過,老大爺現在穿了一身藏青色的官服,頭上還戴了頂高高的布帽子,手上拿着一根粗粗的藤條,面上也沒什麽嬉笑之色,只一本正經緩步上了九天臺,走到江芙蕖身邊,舉着藤條往空中一揚。
底下的喧鬧聲頓時就小了很多,老大爺似乎不認識江芙蕖一樣,連個眼角都沒給她,只對着臺下的人一字一句地念道。
“天聽者,上達意也,聞而知,知而治,所以天下清明,百姓和樂。凡敲天聽鼓者,需我堯國百姓之附和,行儒者之禮教,受法家之律苛,如此具往,方明敲鼓者之誠心意實,允其上達。”
念完這段律法,他停了一下,才指着江芙蕖道,“今有一人,宣明四十年六月廿三日巳時,于綠浮城九天臺前,伏地心誠,祈于上聞,吾,九農司大祭司郭有菽,幸代王職執鞭行笞,斥惡崇明,清君側。”
明明是很正經的話,本該念地慷慨激昂,可不知為何,江芙蕖卻從老大爺郭有菽的語氣裏聽到了悲怆,她擡起頭,看向郭有菽。
他的眸子渾濁,面色肅穆,說完這段話,便擡起藤條,看向江芙蕖,對上江芙蕖的目光,他似乎愣了一下,不過那藤條還是落了下去。
“一鞭,打世間萬惡,不屈于帝君之心。”
“二鞭,打忠心實誠,見君子立于危牆之痛。”
“三鞭,……”
藤條落在身上,只聽得到空中唬唬的風聲,可實際就像是羽毛輕撫,并沒有絲毫的痛意,江芙蕖看着郭有菽的面容随着藤條的落下而逐漸低沉,心中也無端地跟着沉郁下去,什麽都沒再想,只靜靜聽着郭有菽念着那九鞭之意。
其實也沒什麽其他的意思,總結起來就一個意思,天下百姓,無論官民,都需要忠于皇帝,臣服帝權,皇帝一切為民,以天下為家,子民的委屈,皇帝都懂,但都不是皇帝的錯,是有人蒙蔽了皇帝的眼,皇帝終會為你讨回公道。
挨完打,江芙蕖也總算是有點明白為什麽敲天聽鼓要挨這個打了,原來這鞭笞就像是古代家族的家法,皇帝以天下為家,自比為大家長,百官便是小家長,敲天聽鼓就像家人受委屈了,有沒有理的,這是在挑戰家長的權威,自然先受一頓再說。
這其中深意,江芙蕖不想去深想,她只是不知道,為何她敲天聽鼓,郭有菽會是如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