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宴會邀請
就像那個被救活的人是自己一樣,所有的人都露出了笑容,小英激動地想要抱寶兒,又有些害怕抱不得,就雙手絞在一起,頗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江芙蕖。
“抱回去給他煮些滋補的溫湯喝便是,這孩子沒事了。”江芙蕖也徹底放了心,若是寶兒一直不醒,她可能就要考慮針灸了,到時快則幾個時辰,慢起來幾天也是有可能的,時間越長,寶兒日後受到的影響越大。
好在,這孩子的命還算不錯,生氣夠旺,不過一個時辰就回了過來。
“好的,謝謝居士,謝謝居士!居士的大恩大德,小英日後記您一輩子。”小英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朝着江芙蕖磕了個響頭。
她旁邊的白發婦人芹菜也跟着跪倒在地,只是太激動,完全說不出話來,只一個勁地磕頭,口中不停地念叨着“謝謝居士!”。
随着她們兩這個動作,周圍的人也都紛紛指着江芙蕖稱贊起來。
“一看居士的裝扮就知道是個不俗的,也不知道是哪個地方來的高人。”
“是我們谷山的居士,我們谷山可神着呢,先前就出過一個神醫居士的。”
“真地是神醫啊,太厲害了,起死回生,妙手回春!”
江芙蕖先扶起白發婦人,再拉起小英,“出門在外,路遇施手,并沒有費太多功夫,算不得什麽大恩德,本就是這孩子命大,切莫談恩,沒得傷了我與這孩子之間的一段緣。你先抱孩子回去吧,在外面吹風久了,對他身體不好。”
聽得江芙蕖這段似乎頗具緣法的話,小英有些雲裏霧裏,不過最後一句她是懂的,她忙對江芙蕖再拜了拜,又請江芙蕖回家吃頓飯以表感激,聽江芙蕖再次拒絕,又見她果真是着急趕路,這才與衆人一道,抱着孩子回村子裏了,只心裏記着了江芙蕖的恩德。
經此一趟,江芙蕖再回到馬車上,便有些不得“安寧”了。
那中年婦人和中年男子不說,便是車裏最持重的一個老人家,也忍不住讓江芙蕖幫忙看看身子是否有恙。
江芙蕖有些無奈,但她實在是不知道拒絕這群人,便細細看了老人家一眼。
這一看之下,她也有些吃驚,這個老人家,竟是通身上下有股灑脫飄逸之态,不像是個平常的老人,倒像是個隐世的高人。
“老人家,你面色紅潤,眼睛矍铄帶光,想必平日裏經常走動,又吃地清淡素雅,是以身體康健,可比年輕兒郎,身子并沒有什麽問題的。”江芙蕖收回目光,隐下心中思量,實話實說,無論是老人家的面色還是他的呼吸,明顯是個精氣神十足的健朗之人。
老人家是早先在車上的二人之一,另外一個年輕些的,大略是他的仆人,坐在他身邊低眉順眼的,從頭到尾都沒說什麽話,只是不知道為什麽帶着仆人的人會坐這種普通的拼湊馬車,但這是人家的事,江芙蕖也不過是念頭一閃便過了。
“當真比得過年輕兒郎?”老人家摸了摸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子,笑地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居士可莫要诳我老人家,我雖然年紀大了,頭發白了,但這兒啊……”老人指了指自己的腦門,“可清楚着呢。”
“老人家,你若是不信我,又緣何問我?”江芙蕖有些無奈,怎麽自己才下山就碰到一個話中藏話的裏長,這上路伊始又碰到一個愛故弄玄虛的飄忽老人家,難道她看着很像給老人家們逗趣解悶的嗎?
……
聽得江芙蕖這話,老人家沉默半晌,半睜着眼睛打量了江芙蕖一眼,見她正襟危坐,身姿有綽,明明是居士裝扮,卻又通身無飾物,便是時下最流行的綏珠都沒有帶一個,反而帶個藥箱,還遮臉蒙面,當即便撐掌大笑起來,“哈哈,有點意思。”
他一個人笑地開心,車內其他五個人包括江芙蕖都不知道他所謂的“有意思”是什麽意思,但誰也不會傻地去問他。
笑了好一會兒,老人家忽然開口道,“我看居士這趟是去都嶺城,不知在都嶺城內待多少天?”
“怕是要半旬左右。”要去官府辦通行文書,還要去萬柳山莊,最少也得十天半個月的,江芙蕖心中正發愁,到時要怎麽打發時間呢。
不知道都嶺城內有沒有書店,到時去買幾本書看看也行啊,最好是地理志之類的,也好了解下這個世界,有了了解,才不容易像現在這樣尬聊……別人問什麽就答什麽,自己一句不敢發問,被人帶着走的感覺,實在是太郁悶了。
“如此正好。”老人家眼睛一亮,從袖內掏出一個長方形的竹青描繡帖子來,“明日午時,城中西街的清雅閣有個不錯的宴會,你也去湊湊熱鬧吧。”
…………
有沒有搞錯,老人家,你邀請一個居士去宴會湊熱鬧?!!
江芙蕖心裏嘔地要死,不過還是伸手接過了帖子。
這帖子有點像現代的明信片,不過精良程度可比明信片考究多了,上邊的紋樣都是手工繡上去的,帖子用細竹一片片黏連起來的,黏接無細縫,看起來就跟一張薄薄的硬紙一樣。一看就知道做起來很費勁,也不知道哪個宴會會派發這樣的邀請帖,宴會的主人得多麽講究!
老人家不提,江芙蕖差點忘了,她對都嶺城也不是一點了解都沒有,在書中,都嶺城被喻為堯國的“才子之鄉”,書中只要提到才名,十之八九必定提到都嶺,天下才子似乎都十分向往都嶺城一游。
才子之鄉啊,也不知道有什麽特別呢,難道都嶺城的才子還能比得過上京城的才子?要知道,上京城可是有個舉國聞名的皇家學院,由堯國元帝扶蘇親自籌辦,規模宏大,生源和師資都牛氣哄哄,上京城中的閨閣千金沒事都愛去皇家學院轉轉,期待轉個好姻緣出來。
“清雅閣?那可是個好地方啊!老人家說的宴會莫非是鮑州官的恭迎宴?”
江芙蕖這邊還沒開口感謝老人家,一旁的中年男人就忍不住開了口,他的視線有意無意地掃過江芙蕖手上的帖子,看向老人家的目光中帶着一絲探究和考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難道這帖子有什麽問題?江芙蕖被中年男人面上的作态搞得忍不住多想了一點,不會是什麽特供的帖子吧?
在堯國,因為國泰民安很多年,國力昌盛,所以百姓們和百官的生活也大都富足,平日裏最愛辦各種附風頌雅的宴會。
這恭迎宴便是堯國百官到各個地方上任之後舉辦的宴會,一般都是邀請同門來聚一聚,也有一些比較闊氣和高品階的官員會遍邀所管轄範圍內的各路人士來赴宴,美名其曰,“一方水土一方人,珍馐美酒斟鄉情。”
這種宴會一般都是直接在官榜出公告,廣而邀之,能來就來,多多益善,當然為了讓宴會不至于看起來像爛大街的通俗流水席,又會特意邀請幾個能鎮場的人,也就跟現代活動的所謂特邀嘉賓差不多。
剛剛江芙蕖根本沒往這裏想,還以為是哪個人辦的私人宴會呢!
“老人家,這……是不是不大合适?”江芙蕖感覺手中的邀請帖有些燙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