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 :賜婚聖旨
第一百五十章:賜婚聖旨
“當初我總覺得你能嫁入皇家便是天大的好事,是娘不會為你謀劃想錯了。”
王氏臉上露出抹愧歉。
“嫁入皇家可是您和祖母為女兒籌謀的,如今女兒成了太子妃,您卻說謀劃錯了?!”
沈言湘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
“湘兒,你可有想過當初端妃娘娘為何會選擇你?”
王氏知道她心裏不好受,可眼下既然已經将話說破,她倒是想讓她知道個明明白白。
沈言湘別過臉,不願說話。
“娘知道,阿窈話裏的意思你聽出來了。”
“當初陛下要讓兩位殿下相互制衡,選擇了沈家的兩位姑娘,這是巧合也不是巧合。只要不是朝中舉足輕重的臣子之女,陛下對兩位殿下的親事便極為滿意。”
“可後來,從二殿下娶了袁大將軍之女袁怡珺後,這一切便慢慢變了。袁大將軍手握重兵,陛下還是應下了這門親事,如今二殿下的下場你也看到了。”
“大殿下剛當上太子,你的地位還是穩當的,就怕日後太子勢力逐漸壯大,他會将你這個太子妃遺忘在腦後,重新擇一位能對他登上皇位有裨益的重臣之女。”
“雖然娘不想讓這個猜疑變成事實,可咱們不得不早些籌謀。這沈家讓阿窈握在手上,只要她能經營得當娘也認了。如此,日後你好歹還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娘家。”
王氏語重心長說出這番話。
“所以您叫女兒回來,明面上說是想要女兒幫您收回府上中饋,實則是想讓沈樂窈來打我的臉?”
沈言湘轉過臉來,淚眼縱橫,臉上透滿不甘。
“娘是想看看阿窈有沒有那個本事。不曾想,她比我想象中看得還要透徹。”
方才沈樂窈的言行舉止,完全在王氏的意料之外。
“我知道你怨娘,但娘不想你淪為皇家争權奪利的工具,日後被人抛棄得不明不白。”
看她哭得厲害,王氏眼裏滿是心疼。
此刻的沈言湘只覺自已宛若跳梁小醜,今兒個早晨她還在為自已成為太子妃而沾沾自喜,不想卻被人當成笑話般看。
“這些事女兒自會籌謀——”
抹去眼淚,沈言湘很快起身離開。
“湘兒…”
王氏起身叫她,卻換來她頭也不回的背影。
王氏只能讓青鳶跟上去,沈言湘自小心氣高,只怕會一直較勁。
回去的路上,沈言湘讓青鳶用脂粉将哭得紅腫的眼眶都遮蓋住,免得回去在李承硯面前暴露。
“今日的事一個字也不能說漏嘴。”
拿着靶鏡來回張望,見眼圈的浮腫好了許多,沈言湘方放下鏡子。
“奴婢記下了。”
青鳶小心翼翼應承。
回府後,沈言湘拿出這段日子的勁頭來伺候李承硯,不叫他瞧出端倪。
每晚夜深人靜躺在李承硯懷裏時,沈言湘臉上總露出得意。
不管他人如何看,她也定要将這太子妃的位子牢牢抓在手上,誰也別想從她手上搶走。
十月中旬。
定王府上傳出好消息,夏荷為李景淮誕下一子。
淑妃得到消息,命人傳到劉瑾耳中,劉瑾在北齊帝處理朝務之餘,将這件喜事告知他。
怎麽着也算是皇家骨肉,北齊帝給了李景淮好些賞賜。這也是從九華山行宮回來後,臣子們頭一回見北齊帝給李景淮好臉色。
夏荷生下的這個孩子,還真有點用處。
李景淮和淑妃都還算高興,唯有袁怡珺氣得快要掀翻整個定王府。
夏荷自然知道袁怡珺不高興,但她如今有淑妃和李景淮護着,不像原先那麽怕袁怡珺。
當着袁怡珺的面,她同李景淮懇求将孩子留在自已身邊撫養。
李景淮想也不想便答應,還擡了夏荷的身份,讓她從通房婢女升為妾室。
位分擡高,更惹袁怡珺眼紅。
一個通房婢女竟敢欺辱到她頭上這麽久,無論如何她都不會甘心。
她寫了封信将盛京的事告知袁随野,不久後,她将袁随野的回信帶到李景淮跟前。
自此,袁怡珺便成為小皇子的嫡母,還給他起名夕華,一夕朝華之意。
袁怡珺想何時将他帶走便何時帶走,夏荷只能忍氣吞聲。
定王府上争風吃醋的事,也暫時以夏荷落敗落幕。
倒是在半個月後,外面傳來笠陽回到盛京的消息。
沈樂窈得到消息時,還是在三日後。
她一直忙着處理沈家的事,年節将至,府上要處理的事更為繁瑣。
她和沈家鬧成那樣,即便是沈家人知道她有将沈家變昌盛的本事,誰卻也不肯伸手幫她。
裴嘉韻找到她面前時,她正埋頭處理一堆要送給與沈家交好的各家各戶的禮品。
見到裴嘉韻來,她讓楹月拿出她準備的那一份遞上去。
“正好你來了,我便不用派人送到忠勇侯府上了。”
沈樂窈頭上發髻用支紅珊瑚金簪绾起,外面套一件藕色襖子,裏面穿一襲郁金色綢緞裙,脖子上圍着兔毛圍脖,手中拿着毫筆,袖子挽着生怕被墨水給弄髒。
“兩個多月未見,你竟變得這樣幹練了。”
裴嘉韻見到她,只以為自已認錯了人。
“我本就是這樣的,只是以前不在裴姐姐面前表露出來罷了。”
沈樂窈在冊子上勾上一筆,放下手中毫筆,随她走到茶榻邊上坐下。
楹月在屋內生了炭火,便是外頭下着雪,沈樂窈屋子內也暖和得很。
“阿窈,你知不知道笠陽公主回來後發生了何事?”
喝下口熱茶,裴嘉韻放下手中的青花瓷茶盞。
“何事?”
沈樂窈忙活了一早上,這會子同裴嘉韻坐下來,才得空閑吃些點心。
這些點心都是楹月今兒做的,還熱乎着,入口便是一陣香甜軟糯。
“她回來沒多久,陛下便命人傳了道聖旨到臨安侯府上。”
裴嘉韻剛說完,沈樂窈神色便凝固下來。
她擡眸看向她。
裴嘉韻咬咬唇,将剩下的話說完:“是道賜婚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