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第 141 章

最新的消息是六位聖子候選中的五位将在兩周後出發前往萊茵公國參加王室學院的三百年慶典,唯一不同的那位則會先行離開聖地前往吉魯克公國王城伊利亞斯為王太子主持冊封儀式,而後轉道萊茵與其他人彙合。

得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艾爾洛斯沉默許久,倒不是說不願意去,而是在心底默默感慨本篤十一果然眼睛裏不容沙子。

這哪裏是在哪兒摔倒就在哪兒爬起來啊,分明是摔倒以後憤憤不平叫來鏟車把整片地都給撅了,心眼又小還手又快,主要突出一個睚眦必報。

教宗有命,小小的聖子候選除了低頭做事沒有任何讨價還價的餘地。臨出發前本篤十一甚至連見都沒見他,只授意休伯安抽空給艾爾洛斯補了半小時課,直接告訴他冊封儀式上該做些什麽。

這不是說艾爾洛斯候選被教宗厭棄,而是本篤十一不能在這種時候做出特別關懷特別擡舉的樣子,因為那樣得到臉面的實際上是吉魯克王室。

深刻了解到自己就是兩只龐然大物對撞時不小心夾在中間的小蝦米,艾爾洛斯除了自嘆倒黴別無他法。

帶上換洗衣物以及哈蘭德隆聖物室提供的器具,得到消息的隔天他就動身從聖地出發,調用煉金飛艇專門服務,直撲吉魯克王城伊利亞斯。

這是他離開耶倫蓋爾一個多月後首次踏足吉魯克領土,也可以說是一場尴尬至極的會面。聖子候選們得到這個消息以後阿德勒專門請了一天的“病”假,就為了避免和他見面。

據說如今巴別爾領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伯利蘭特子爵居然領着那群鐵皮罐頭騎士把艾蘭德家族擠在奧特蘭德城內不敢冒頭,為着這樁功勳查爾斯二世免去了他辦事不力的責罰,小小申饬一番後又撥了大筆賞賜下去,算是勉強将全國上下的士氣提振起來。

事情前一階段的餘波尚未平靜,緊接着又被聖光教廷強壓一頭,連原本打算由國王自行主持的王太子冊封儀式也被搶走,艾爾洛斯估摸着自己大約會因為左腳先踏進翡翠宮而被王室全體成員敵視。

聖地專用的煉金飛艇速度極快,連同二十四位聖地騎士一起,兩天半的功夫就将人送到伊利亞斯城郊的停駐點。要知道安普頓的飛艇把人從摩爾城運到奧特蘭德還得三天多一點呢,哈蘭德隆裏伊利亞斯可要遠多了。

王城主教早早安排好儀仗等待聖子候選降臨,艾爾洛斯前腳離開飛艇後腳就被安放在華麗的巨大敞篷馬車上,聖騎士長埃克特站在側方車架裏護航,提前從耶倫蓋爾趕來的聖騎士們圍攏在馬車外側與有榮焉。

一人多高的銀灰色駿馬兩兩成行一共三排,馬首籠着金色籠頭,寶石裝點着花心的白色玫瑰貼在馬兒起伏的肌肉上,烏黑的馬車車身在起伏處刷得有金漆,就連車毂內圈也等距鑲嵌了大小統一的珍珠做為裝飾。

打從聖子候選落座,四周的歡呼聲就沒有停止過,車輪滾滾,艾爾洛斯假裝自己就是尊雕塑,一路目不斜視的被儀仗拉過早就定好的路線最終直到主教堂。

不得不說王城的約翰主教多少有點子蔫壞在身上,巡游路線專門經過翡翠宮正門,煙火與禮炮聲就是深宮裏的老女仆也能聽到,也不知道查爾斯二世的血壓還好不好。

作為聖子候選,類似的巡游活動艾爾洛斯算是參與得最少的,反正是工作內容中的一項,這種時候也不由他自己說了算。

信徒們徒步跟随馬車緩慢行走,直直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将車架送至王城主教堂門外,約翰主教身穿紅色長袍手持權杖在樹立着雕像的拱門下等待。

“蒙主賜福——”

主教的出現将整場活動推向最高潮,埃克特回頭看了艾爾洛斯,少年擡起手,治愈術的光芒從他指縫間覆蓋到每一個響起贊美聲的角落。

信徒們的嗓子都喊啞了,直到俊秀的聖子候選在主教引領下走進主教堂,衆人才遙望着那道背影邊嘆息邊散開。

那可是艾爾洛斯!耶倫蓋爾的艾爾洛斯·梅爾!他身上的功績多到說不清,最新最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正是一個多月以前博恩鎮原野上那場聲勢浩大震動整個大陸的自證。

聖主降下的雷霆不曾傷害清白無辜的孩子分毫,與此相對應,散布流言的伯利蘭特子爵就顯得格外面目可憎。

對于吉魯克的上層來說艾爾洛斯候選基本上已經成了個不能提的人,但國王高興不高興民衆們其實并不太在意,因為查爾斯二世無論心情如何都不會同意減免稅收,這麽幹自然也就沒人真心實意祝他心情愉快。

所以這場看似偶然實則早已安排妥當的巡游獲得了圓滿成功,人人都對這位踩着王室登上聲望頂峰的少年無比滿意。

好看,耐看,看了熱鬧還有實惠(治愈術)沾,下回還願意看!

消息經過道道傳令遞送到翡翠宮內,查爾斯二世的面前再次聚集着一堆低頭不語瑟瑟發抖的鹌鹑。

這回簍子可不是厄爾珀裏亞公爵的長子捅出來的,他只是把車開上了一條通往懸崖的下坡路而已,真正狠狠踩下油門的正是國王陛下本人以及如今蹲在奧特蘭德城外無論如何也不聽調的伯利蘭特子爵。

臣子們仿佛參加葬禮一般紛紛把頭埋在胸前,尤其交通大臣勞埃德,他派去巴別爾領的智囊同樣在混亂中失去蹤影,要不是女兒掌控的摩爾城毫無抵抗舉城投奔王師,他恐怕已經不得不“病倒”以避免出現在衆人視線之內。

“陛下……”

總有想要博出位的年輕人勇敢冒頭,想要擠掉伯利蘭特成為國王心腹的年輕人能從這裏排隊排到翡翠宮大門外,“您是否宣召聖子候選艾爾洛斯觐見?”

博恩鎮一役臉已經丢出去了,現在該考慮的是如何把這件事翻篇。反正大衆是沒有記憶的,三五年之後恐怕沒人還能記得起這樁舊聞。與其小家子氣的被人總拿出來在背後戳脊梁骨,不如把鍋全都推到伯利蘭特頭上,國王只需要稍稍釋放一點歉意再做出熱情好客的樣子就行。

聖光教廷知道這件事實乃國王在背後又能怎樣呢?眼下無非辛苦王太子忍忍委屈,只要籠絡住國內的聖光教徒讓教廷無話可說,未來還有的是機會。

臣子們想得還是如何挽回公國在整個大路上的形象,在座除了伯利蘭特倒也沒人知曉查爾斯二世究竟打過什麽主意。但國王自己可是心知肚明——艾爾洛斯·梅爾主持王太子冊封儀式意味着本篤十一的報複,不僅僅針對吉魯克,也針對他本人。

你不是觊觎我的神官嗎?從此以後也就只能白日做夢想想而已了哦。

他既氣憤又羞恥,加上伯利蘭特突如其來的叛逆,讓這位人到中年的君主如鲠在喉食不下咽。

國王突然鬧起小孩子脾氣,任由臣下如何進言都不予回應,徑自坐在王位上沉默不語。無論厄爾珀裏亞公爵還是勞埃德大臣還是剛才出聲勸谏的那些年輕人,誰都理解不了他心裏猶如烈火與熱油的焦灼。

只是個低賤的學徒,一個邊境來的孤兒,多得是這樣的孩子想要伏在他膝邊搖尾乞憐。他不過是偶然在瓦爾哈利亞斯的例行巡視中看他有點順眼而已,如果那天梅爾就順從,哪裏還會有後來這些事。

他在心底埋怨了許多人,從阿德裏安·拉萊納到本篤十一,唯獨沒有反省自己是否做錯過什麽。王座下的臣子們翻過來覆過去勸說,說的口幹舌燥七竅生煙,他一句也不想聽。

他憑什麽不順從?他憑什麽不順從!作為陸地上的君王,我難道連要求一個子民将自身作為禮物奉上的小事都不能被允許嗎?

查爾斯二世生了一圈胖氣,最終埋怨起虛無缥缈的光明與契約之神。

和人間的君主搶奪權力也就算了,連人也要搶,真是不講道理!

“唉,陛下,如今外面那些愚蠢的民衆張嘴閉嘴全都是梅爾。如果不盡快做出回應,王室的權威會逐漸下降,今後教廷的命令很可能就要高于您的命令了!”

臣子們無可奈何,只能希望這可怕的未來能讓國王警醒。查爾斯二世最聽不得教廷如何如何的話,此時別無他法,只能勉強點頭同意了折中的辦法。

“下诏喊他來!讓王太子和王太子妃負責招待梅爾候選,我就不去見了,免得讓本篤十一得意到忘記自己姓甚名誰!”

這話說的颠三倒四,不過大臣們還是聽明白了——國王到底讓了一步肯把頭略低一低,但也僅限于低這麽一低,其他別想。

算了,本也就不指望他能真的做出道歉的姿态,畢竟是公國的主宰,查爾斯二世對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子畢恭畢敬丢得是所有吉魯克人的臉。

加更一章,嘿嘿,還欠兩章哈。

另外開了兩個衍生同人的預收,已經放了幾張試讀,求收藏。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