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6 章 :十萬火急
這場秋雨來地異樣猛烈,像是憋了許久,霎時間昏天暗地,風沙飛天,雨水四濺。
驿道上,“噠噠噠”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戴着雨蓑的差役見來人全身都濕透了,就手中的信箋被油紙包着,沒有濕半分,他低聲感慨了一句,“黃兄,這是場暴風雨,你怎麽不等它過了再過來,左右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
“等不得了。”信差身子發抖,嘴角上青白,他擰了把身上的水,面上沉郁,“是急信,十萬火急,耽誤半刻鐘我的腦袋怕是都保不住,不然我何必冒這麽大的雨過來,你快把信往上送吧。”
差役聽說是急信,這才收了面上的懶散,他将油紙打開一角,果然見信箋外面粘了一只紅色雞毛,這是最急的信號,差役甚至來不及跟信差說一句再見,拔腿就往外跑。
“德忠,你說阿玡那案子查地怎麽樣了?”瀛明宮,堯明帝坐在桌案前,将手中的折子放到一旁,伸了伸手臂。
德忠見狀,忙走上前,熟稔地給堯明帝揉捏肩膀,“陛下,鳳王爺随了您與貴妃娘娘,只要他想,這種案子哪裏能難着他。”
這話說地堯明帝身心舒暢,他笑罵了一聲,“你這老狐貍,跟着朕時間久了,別的沒學會,倒是多了嘴巧的本事。”
“陛下謬贊。”德忠呵呵笑着,“人說近朱者赤,奴才都是耳濡目染。”
堯明帝的笑容深了些,他豎起耳朵,滴答滴答的聲音模糊傳來,“外面下雨了?”
“是啊,一場陣雨。”德忠低頭看堯明帝,“陛下要出去看看嗎?八仙椅已經備好了,辛苦了兩個時辰,吃些果點解解乏也是好的。”
堯明帝點點頭,站起身來,正要走出去,就聽耳邊傳來一陣“咚咚咚”的聲音。
是有人擂動了天聽鼓,這個時候?堯明帝皺了眉頭,重新坐了回去,看向德忠,“去把人帶進來吧,看看是什麽事。”
德忠見狀,心中也有些遺憾,他停下手中動作,走了出去,大約半刻鐘後,他回到禦書房中,手中拿着一封信箋。
“十萬火急。”堯明帝瞥了那信箋一眼,從西南來的,這西南出了什麽急事嗎?他拆開信箋,一目十行地掃了一眼,旋即面色大變,“去把吏部尚書、鎮國公等人召來。”
德忠不明所以,卻也不敢多問,轉身就走了出去。
“烏衣!”德忠才走出去,堯明帝就朝着虛空喊了一聲,一個墨色的影子出現在房內。
烏衣低着頭,目光中平靜無波,“陛下,此事千真萬确,是二路官道上送過來的。”
二路官道,正是堯明帝私開的官道,這是先到的消息,想必再過兩天,官媒的消息也要來了。堯明帝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再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江寄梅呢,不是讓他去西南督察水利嘛?為何久久不回!”
烏衣毫無反應。
“去把吳寧侯也叫來。”堯明帝心中光火,偏沒辦法發洩。
中秋前夕,西南九江城一場大水,将整個九江城淹沒,這場大水來地太急,沒有一點預警,九江城中的百姓大都來不及撤退,財物損失多少不說,人就沒了幾百,如今還有上千人流離失所,居無定所。
這是堯明帝自上臺以來發生的最大禍事,雖是天災,卻也有人力的不作為,堯明帝怎麽能不氣,他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但在乎自己的子民!幾百口人,說沒就沒了,虧他昨日還聽了一晚上的國泰安康,這當真是個很大的諷刺。
明心庵,靜心堂。
“下雨了。”江貴妃看着窗外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雨水,滴滴答答打在地面上,輕輕嘆息了一句,她的視線停在窗外的某處,眼中神色難辨。
窗外不遠處,祝麗華和鳳王兩個人并肩而坐,兩人看着雨水發呆,衣裙上被濺上雨水也沒察覺。
“阿玡,你說,貴妃娘娘為什麽不見你?”來了這麽多次,沒有一次是見着江貴妃的,祝麗華以前還只當鳳王跟江貴妃之間是有點小誤會,所以鳳王一直對江貴妃有微詞,可如今看來,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好像比她想地要更惡劣。
鳳王眉間皺成一個川字,看着雨水,眼中有些許茫然,“不知道。”
“這案子毫無頭緒,那桑榆是個什麽人,她就是個孤女,生前規規矩矩地在家中待着,只做些針線活過日子。”祝麗華眉頭輕蹙,“她怎麽會忽然自刎呢?”
“一個人如果能好好地活着,定是不會自殺的。”鳳王眸子暗了暗,“也許,她活着比死了更痛苦,所以她選擇了死。”
“可是她已經死了,再大的痛苦,她也開不了口。”祝麗華接過鳳王的話,“你覺得,那殺人的案子,真地跟這件事情有關嗎?榮世子說的,也不無道理。”
“也許吧,父皇說這件事情是遺世組織所為,遺世的事情,就連蘭澤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這事怕是只能等。”一滴雨水飛濺在鳳王的手上,冰涼涼的。
“宋公子說那殺人的案子,只需要我們配合,他自有辦法,這事當真可靠嗎?”祝麗華想到宋伯遠說的話,宋伯遠說話沒什麽情緒,性子實在是冷地很,她對他有時候都有些害怕。
“可靠。”鳳王伸出手指将那水滴在手背上抹勻,“蘭澤是我見過做事最可靠的人,他說有辦法,就定會有辦法,我們且等着就是了。”
祝麗華點點頭,還要說什麽,卻見一個人從雨中走過來,她住了嘴,驚訝地看着那人。
那是禦林軍統領萬戶,這個時候,他跑到這裏來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