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

第 188 章

光明與契約之神在塔米亞城顯聖,一夜之間開出來的農田就成為可以耕種的樣子。

這個消息就像長了八條腿一樣瞬間橫掃中央大陸,甚至其他大陸也有所耳聞。對于聖光教廷來說,這麽好的一個宣傳素材哪怕路邊一條狗不知道都得算他們工作失職。

教宗冕下當機立斷專程寫了一封感人肺腑的公開信,感謝塔米亞所有聖光的教徒。感謝他們那樣虔誠,終于感動了神明降下賜福。

人人都說今年那個偏遠的陣地城池一定會獲得豐收,搞得侍奉豐饒之主和自然女神的教派都有點不大高興——喂喂喂,你們撈過界了吧!

不過本篤十一才不在乎那些不痛不癢的陰陽怪氣呢,他只給了艾爾洛斯一句話,那就是塔米亞必須不惜犧牲一切達成“豐收”的效果,必要的話他甚至可以從其他地方調撥糧食運過去作秀。

這玩意兒事兒可就鬧大了,艾爾洛斯急忙屁滾尿流給教宗寫信,賭上後半輩子的升遷之路發誓一定會讓大量糧食從地裏長出來而不是其他奇奇怪怪的地方,所以千萬不要勞民傷財的運糧過來裝樣子。

正值社會動蕩的風口浪尖,其他教派的眼睛盯着咱們都快盯綠了。再機密的行動也難免有消息洩露的可能,萬一叫人抖出來大做文章,那不就得不償失了麽?

休伯安也提醒本篤十一想想去年耶倫蓋爾的産量,沒必要把本能震驚世人的效果給搞得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如此這般,才算勉強讓教宗冕下平靜下來,然後就是第二封信——如果夏秋季節塔米亞果然能獲得預期中的豐收,那麽今年的聖子環大陸巡游必有北方一站。

關于産量的事,說老實話艾爾洛斯并不擔心。

塔米亞周圍土地荒蕪歸荒蕪,但并不貧瘠。河灘與山林交彙之處默默蘊藏着黑色珍珠般的肥沃土壤。加上更好的種子以及更合理的追肥追水,達到每畝兩百五十公斤的預期并非天方夜譚。

而且這只是小麥的産出,中央大陸上的人們碳水來源以大麥、小麥、燕麥、土豆為主。艾爾洛斯出于自身習慣更重視面粉,所以才特別抓出來盯着。

眼下城中雇的農夫們十有八九已經穩定,再加上佃農,六百多人的群體分成三個大隊,每隊二百人左右,進一步細分成十人一組的小隊,每個小隊共同負責一頃小麥一頃燕麥一頃土豆。

後續前來教堂報名表示自己願意去種地的居民源源不絕。

就算有充足的畜力與雜工做補充,這個工作量也不能說不夠飽和了,但是比起本土勢力對人力的壓榨居然還能被贊美為“仁慈”……

每次覺得自己距離絞刑架又近了一步時總有人反複提醒“您真是個大好人”,艾爾洛斯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最苦最累的活兒全都集中在前幾天,平整土地壘砌隴畝,苦修士時不時跑來義務幫忙,暫時沒有房子蓋的兔狲和蛇族則在挖水渠。

“熟田”都就那樣的水平了,還想什麽農業水利?沒有,不存在的。

艾爾洛斯反複問了好幾位塔米亞本地的老人确定水渠的方向與路線,然後把兩組分到兩邊,一東一西同時開工。獸人刻在骨子裏的勝負欲一下子就忍不住了,埋頭就是挖。自己挖不動挖得慢就想法子給北邊的親朋好友送信傳話,總之一生要強絕不能認輸。

土地一天一個樣,育種的苗床也是如此。如果植物會說話,它們一定每分每秒都在抱怨位置太擠。

河對面要塞上的獸人天天沒事兒就站上面看人類這邊都在幹啥。

眼看他們用牛犁平了土地,眼看他們不停的往土壤中撒什麽,眼看他們将綠茵茵的麥苗移栽到凸起的隴畝上,眼看他們掘開泥層将塔米亞河的河水引到農田四周……

等等!挖水渠引水的好像不是人類啊!

一口氣種完小麥,城中固定的農業人口翻了兩翻。只歇了兩天耕牛們就被牽到更遠的地方去開墾田地。

一排排的大麥黃豆,一片片的燕麥,最後是土豆。

最後全城人連軸轉了一個月,能夠有效管理到的土地全都被大家貪心的種得滿滿當當。

“感謝你們辛苦的付出。”同樣瘦得風一吹似乎就會倒的梅爾神父再次召集衆人,用輕松的語氣告知大家:“所有參與到春耕中的人,你們的家庭基本信息我都了解了。夏收時還請你們來,完工後按照每個成年人四百斤糧食的标準把口糧帶走。”

每人每年四百斤是太平日子裏能吃飽吃胖的主食口糧标準,放在中央大陸上吃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

北方寒冷,冬季來得早,主糧只能做到一年一熟,不過剩下的時間倒可以溜縫種種蔬菜以及經濟作物。

塔米亞主教堂前的廣場上陷入一片詭異的死寂,居民們都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

口糧?什麽口糧?口什麽糧?口糧什麽?

梅爾神父提供了土地、耕牛、還有主要農具,他發了月結的工錢,他還包了農夫們一天兩頓結結實實的飯菜,現在居然告訴所有人這還不是全部?

這居然不是全部!

皮膚黝黑的漢子們張着手茫然四顧,你看我我看你,生怕這是在做夢。他們臉上一時抽動一時愁苦一時又想咧開嘴笑。但他們終究沒能笑出來,細細的嗚咽萦繞着建了一半的廣場久久不散。

“我不會欺騙你們,所以你們也不要欺騙我,孩子的糧食不和成年人一起算,請放心我不會把他們忘掉。分過居民們的口糧,做好儲備,剩下的才會送去聖地。因為我來的時候,也從聖地搬了不少救命糧。”

神父條理清楚的逐項告訴所有人他為了撐起塔米亞的冬天與未來都做了什麽,大家需要還些什麽。

明明白白講出來比自以為是的遮遮掩掩要叫人舒服多了,雖然聽上去總數字有點可怕,但平攤到每個人每一天……

嗯,其實還好啦,比去向王城的商人借糧過冬劃算得多!

“接下來大家可以緩一緩,休息休息,願意繼續出城的自行組隊,薪水照舊但是不再包午餐和晚餐。想要做點小生意或者其他營生的去找菲林執祭開具證件,已經攢好錢打算蓋房子的,歡迎随時來找苦修士阿拉托爾。”

糧食作物種下去,剩下就是每天持續的田間管理,但勞動強度确實比耕地播種時輕了不少,所以無需提供油鹽蛋白質都充足的工作餐。最重要的是再吃下去艾爾洛斯也實在供不起,不得不“适當”節約些成本。

唉……“募捐”這個事兒吧,也不能天天幹不是嗎。

這會兒居民們都已經把臉上的眼淚擦幹淨了,紛紛在心底盤算着要在哪兒安下新家。

房子的樣式都是固定的,地塊大小也都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離主教堂遠近還有房前屋後“自留地”的大小。

近來城內的十二條主幹道都已經初具規模,什麽地方大概什麽情況,大家心裏多少都有點數。

全城的土地皆歸教廷所有,神父無權把土地出售給私人,但他可以“租借”。

以吉魯克王城伊利亞斯為例,一間城郊且不在正街上的,不帶小客廳的兩卧室小屋年平均租金為10銀幣。梅爾神父把宅基地的年租金定為1銀幣,十年一交,可以無限續約。可以中途交也可以中途退,不打算搬走但一時錢又不湊手的允許一年一交但欠款不能累計超過十。

住了十年還沒賺夠白菜價一樣的地租,不是居民們該走,是他這個提供不了足夠就業機會的神父該上絞刑架。

新建房的居民享受優惠,只需交一銀幣押金就能在三年內保有一塊宅基地的建築權。這三年裏随便什麽時候開工都行,三年過完地還空着押金給退,建築權就歸其他看中這塊地且交了押金的人。

艾爾洛斯又不是要把全城人都變成教廷的佃農,房子這種放哪兒都挨罵的好買賣差不多就得了,少賺點也能賺得盆滿缽滿,不至于削尖腦袋趴在平民們身上吸血。

“還有,如果有誰過去曾經從事過建築相關的工作,請來主教堂見我,我有疑惑需要你們幫忙解決。謝謝。”

帶有火炕和火牆的平房很好,但是艾爾洛斯想讓自己人的情況變得更好。他注意到塔米亞居民大多父母子女混居,第三代長大成家前才會慢慢分開。而且這裏是不奉行生育計劃的,只要養得起養得活家家都是三四個孩子滿地爬,一間平房滿足不了全家需要,必須向上發展。

獸人們的房子設計成平房那是因為人家老家大陸上确實地廣人稀,他就是蓋個工廠廠房似的屋子出來只要承重沒問題,占用多少土地面積幾乎不用考慮。但人類不一樣,又聚居又不能聚得太緊密,城市不能無節制擴大,單位面積上就不能随意修個平房了事。

兩層的小樓是性價比最高,所有條件限制下安全系數最高的選擇,對建築行當七竅只通六竅的梅爾神父決定把改圖紙的問題扔給比自己更專業的人去想。

各種數據都是查過資料後的粗略估算,如有疏漏請大家指正啊!

相關推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